笔趣阁小说 http://www.023dn.com/
第340章融阳映柔情
荣国府,荣庆堂外。
刚过巳时,黛玉带着紫鹃,去荣庆堂和贾母请安。
她自小体弱,生来畏寒,虽这两年身体已好了许多,但依然不喜严冬春寒,夏天最让她舒适,常会带着紫鹃出来走动。
今天她穿了青色镶领粉蓝撒花比甲,里面是白色圆领薄绸袄子,配条素白长裙,服色清雅飘逸,说不出的娟秀动人。
两人刚绕过大理石插屏,还没走到门口,便见林之孝家的从左厢拐进堂中。
黛玉知道自从赖家去年获罪,赖家兄弟牵扯好几桩人命官司,过了秋后便伏了法,听着实在吓人。
那位服侍外祖母半辈子的赖嬷嬷,如今养在府外的小宅院里,外祖母怨他儿子坏了贾家门风和资财,从此不让她入府相见。
如今林之孝做了贾府大管家,林之孝家里的就管了内院的事,日常在外祖母和凤姐姐之间奔走,说得都是宅门家务事。
黛玉毕竟是外亲,遇到这种管家的事务,多半要回避一下,避避嫌疑,再说她一贯不喜后宅这些琐碎事儿。
只是刚刚转过身子,那软帘内却传出林之孝家的声音,话音中提到琮三爷丶田产丶夏赋之类的字眼。
黛玉知道林之孝两口子,是外祖母的心腹之人,凤姐姐虽然管着家里的事,日常却也要给这两人脸面。
如今她和老太太提到三哥哥田产之类事情,听着总觉得有些不好。
黛玉虽读了满腹诗文,性情率真灵秀,不耐锱铢谋算,但不代表她对庶务一窍不通。
她从小生在五代列侯的姑苏林氏,见惯世面,母亲贾敏也是个极精明的女子,幼时多受教益。
再加上自小在贾家这样世家大族长大,见多了大户的沟坎魍魉,虽然心中不屑,但不代表她不知。
而且关系到她的三哥哥,心中更加留了心,她可是知道前段时间,贾家偏房子弟曾对东府的爵产动过心思,只是没得逞罢了。
……
黛玉带着紫鹃走开几步,才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林大娘出来你和她说,我屋子里轩窗纱帘褪色,让林大娘打发人来换了。」
紫鹃听了这话,眨了一下眼睛,其实她刚才也听到堂中的片语,她服侍了黛玉多年,早就心意相通。
知道自己姑娘心思都在三爷身上,听了黛玉的话,哪里还不知道她的意思。
却问道:「我要是说了,林大娘让别人去办,那可怎麽办?」
黛玉一笑道:「这里是荣庆堂,她必定不会假手于人,总要自己亲自去办的。」
紫鹃有些恍然,笑着在黛玉耳边低声说道:「姑娘放心,我就在这里等着,姑娘有事尽管去忙着。」
黛玉俏脸微微一红:「哼,就你多嘴。」
黛玉走后没多久,林之孝家的便出了堂口,紫鹃便迎了上去笑道:「林大娘,我们姑娘正让我找伱呢。」
林子孝家可知道紫鹃是黛玉的心腹,而这林姑娘是老太太的心尖尖儿,自然不敢有半点怠慢。
笑眯眯问道到底是何事,紫鹃便把刚才黛玉的说辞讲了一遍。
林之孝家的知道黛玉出身官宦世家,一肚子学问,聪慧伶俐,水晶心肝的人物,平时也是个省心的,很少指使别人做事。
但却不像二姑娘那样好性,你要敢往她眼里掺沙子,这小姑娘的刀子嘴可不会对你客气,再说还有老太太宠着呢。
所以黛玉的事情,不能不让她上心。
「哎呦,你们姑娘可是难得开口让人办事,刚巧库里还有多的霞影纱,我这就带人给你们姑娘换上。」
林之孝家的可是精明人,紫鹃在荣庆堂外说这事情,门口的的丫鬟必会传话给老太太。
林大姑娘可是老太太的心肝儿,她的事自己亲自去办,才能合了老太太的意思。
至于刚才在堂中和老太太说的事,左右不过是别人托情的,晚上一些时候也不打紧。
紫鹃见林之孝家的果然亲自来办,不禁佩服自己姑娘料事如神。
……
伯爵府,贾琮院。
自从那日在洛苍山听了柳静庵的分析,让贾琮决定明年下场会试,所以现在每日都会抽时间重温经义程文。
突然听到外头晴雯说道:「林姑娘来了。」
贾琮放下书本,见到黛玉手持团扇笑着进来,看见他说道:「三哥哥还真是闭门只读圣贤书,明年会试必定又可蟾宫折桂了。」
贾琮微笑道:「这大日头底下,妹妹怎一个人就来了,也没让紫鹃跟着,酷暑天日头毒,以后还是未时过了再出门,不然中暑可不是玩的。」
黛玉笑道:「我今天可是给三哥哥通风报信的,你可怎麽谢我呢。」
贾琮一脸诧异的望着黛玉。
黛玉说道:「我听到林之孝家的和老太太说你名下田产,还有夏赋什麽的,具体没听清,不过像不是什麽好事儿,三哥哥可要仔细些。」
贾琮听到田产丶夏赋等字眼,神情微微一动,在书房中来回走了个两圈,突然便明白过来。
对黛玉笑道:「妹妹虽没听完整,不过我大概也猜出什麽事了。」
黛玉奇道:「我就听到几个字眼儿,三哥哥居然就猜着了,说来我听听。」
贾琮说道:「我封伯爵之后,名下有三千二百亩免税田的额度,如今圣上圣上发布新政,官绅免税田降减为三成,那还有千亩额度。
估计谁想将名下土地投献到我名下,规避缴纳夏秋两税,既然林之孝家会去和老太太说这事,那投献人家必定又是神京贾家偏房。
不然林之孝家绝不会去讨这个臊。」
黛玉说道:「那些人必定知道三哥哥不愿意沾惹这些,才绕圈子去找了老太太,三哥哥会答应吗?」
贾琮解释道:「圣上推出降减官绅免税田和按田赋税的新政,就是要消减官绅空食国禄,让有钱有地者多交赋税,无田无产者少交赋税。
这是诸事为公,体恤百姓,开源国赋的善政。
如今新政实行,外头很多官宦勋贵的免税田都不够用,只能把原先投献的土地,清退给本家,而这些人眼下四处寻找可投献的新户。
圣上力行推广新政,他们却还妄想转献别家,侵吞国赋,坐享其成。
你三哥我也是朝廷命官,自然不好做这等背弃新政之举。」
黛玉笑道:「小时我就听父亲说过,自永安朝以来,朝廷上就有新党丶旧党之说,三哥哥推崇新政,那就是新党了?」
贾琮回道:「新党虽以革新弊政为名,但所出之言论,也不是事事立新立善,一样有失公允之处。
旧党虽恪守旧规为名,但所坚持的也不都是僵化陈腐之论,其中也有百世不移之法,不能一概论之。
我不做新党,也不做旧党,我只认同正确的东西。」
黛玉身为闺阁女子,虽不太懂朝堂政事,但是满腹经纶,聪慧过人,贾琮这番话她自然是听得懂的。
贾琮话语中只择善恶,分辨对错,不涉藩篱,不落窠臼,实在有些发人深省,听得她双眸异彩闪动。
「三哥哥,你真了不起!」
至于贾琮哪里了不起,黛玉也说不出来,就是觉得合自己心意。
贾琮见她说得有趣,微笑着看她,窗外阳光耀眼,照得黛玉俏美绝伦的脸儿,眉眼动人,纤毫毕现。
光洁的额上还沁着一层细汗,看起来有些怜人,有些俏皮。
贾琮笑道:「大热天,你看你一定过来太急了,头上都沁汗了,风一吹可容易着凉,身子不内壮,自己也不注意些。」
说着从袖中取出手帕子,轻轻拭去黛玉额头的微沁的汗水,动作轻柔,就像是在擦拭一件珍贵之极的瓷器。
黛玉俏脸微微沁着红晕,却并没有躲避贾琮的动作,甚至微微眯上了双眸,任他擦拭汗水的动作。
自古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虽从小在园子里相处长大,黛玉也没到及笄之年,平时说笑可以无忌,但是贾琮这个动作有些亲密了些……。
贾琮是后世之思,对这些男女之防,不是很在意。
黛玉却是生性率真,情柔意透,心之所念,不愿枯掩其心。
……
门外一个倩影一闪,便又悄悄退了出去。
迎春本来过来找贾琮说话,赶上芷芍和五儿去了柳嫂那里,晴雯和英莲也正好走开,她进了院子也没人通报。
可巧让她看到贾琮和黛玉的举动,迎春有些脸热心跳,怕进去遇上尴尬,便悄悄退了出去。
迎春没有探春那样机敏,探春早从贾琮随身的香囊上断定端倪。
迎春在这方面的心思稍许迟缓了些,但女儿家在这些方面都不会太笨,这一年她也隐约察觉,琮弟对林妹妹有些与众不同。
想来是他们是表亲兄妹,从小相伴,又是一年大似一年,终于生出情意。
不过迎春却觉得这不是坏事,甚至还是挺好的。
只是这事还不做准,千万不能让老太太看出痕迹,不然又是一场大麻烦。
老太太对宝玉和林妹妹的心思,知道的人可着实不少。
……
荣国府,凤姐院。
兴儿媳妇拿了外头收帐的册子,一脸忐忑的进了凤姐的院子。
她是王熙凤的陪房丫头,跟着王熙凤嫁入贾府,又许给了贾琏的小厮兴儿,两夫妻都是凤姐的心腹。
兴儿媳妇一直是管着外头收帐的差使,连王熙凤偷着放印子钱的秘事,都是兴儿媳妇在外头操持,可见王熙凤对她的信任。
兴儿媳妇进了外堂,却没进里屋,而是先去见了平儿,说了几句话,便把手中收帐册子拿了出来。
还把其中关键之处指给了平儿看。
平儿跟着王熙凤处理内宅事务数年,自然是懂得其中门道的,看了后也吃了一惊,问道:「怎麽就亏空出这麽多,这常年下来还了得。」
兴儿媳妇苦着脸,说道:「如今朝廷改了法子,从今年夏收开始,都要按这法子办,往年都没有这一项,以后都要加上了。
帐本上是府上神京附近田庄亏空,还有金陵老宅金彩报过来的数目,要等着府上奶奶拿主意,要不要交出去。
八月前就要定下来,金陵那边还在等着府上的准信呢。」
平儿脸色也有些难看,说道:「你管着外面帐目,知道府上一年进帐有定数,也并不算非常宽裕,这麽大一笔亏空,只怕奶奶也拿不了主意。」
平儿带着旺儿媳妇进了内室,王熙凤这几日身上不爽利,太阳穴上还贴着梅花药膏子。
眼下正临七月,是府上半年收成点算的时间,也是王熙凤一年两次最忙碌的时候。
每年府上店铺丶田庄等收益,都要在这个时候做半年盘点,这是个繁琐的事务。
而府中常例的月钱丶采买丶迎送丶人手调配丶各房太太姑娘衣裳钗裙丶爷们的衣服行头笔墨纸砚丶族学嚼头等杂务,也一项都不好落下。
……
王熙凤的父亲虽也是王家嫡子,但却是兄弟中最没能为的,和他兄弟王子腾相比,简直天上地下之分。
所以王熙凤未出阁之前,在王家并不是很得宠的小姐,在家族中存在感不是很强。
但是她这人自小就是有心计的,最喜欢和自己那精明厉害的大姑姑亲近,事实证明她是个有眼力劲的。
她这位大姑姑后来嫁入荣国贾家二房,还做了当家太太,甚至还穿针引线,让王熙凤嫁给了荣国长子嫡孙,飞上枝头做了凤凰。
可能是父母在王家的尴尬地位,让王熙凤也饱受被忽视的滋味,因此激发出对权势的热衷。
自从被王夫人扶持掌家,虽然有平儿这样的心腹相助,她依旧还是事事亲力亲为,因为这种百事由其决断的滋味,实在让她很是陶醉。
这般常年点灯熬油的忙碌,再内壮的人也会被亏损,所以每年夏冬两季,她都会生出老毛病来,每次都是勉强支撑过去。
也不敢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叫苦,怕掌家的权利因此旁落……。
而今年七月,王熙凤的事情似乎比往年更多了。
因七月是夏税徵收的时节。
大周田赋一年两征,分为夏税和秋税,夏税最迟徵收至八月初,秋税最迟徵收至来年三月初。
原先田赋徵收和贾家这种国公世爵之家,没有什麽关系,往年这个时候,王熙凤根本不用经手此事。
而今年随着朝廷两项新政昭告,首先在雍州和江南数州试行,荣国贾家数代积累的田产,又都在这些地方……。
当平儿将旺儿媳妇的帐本拿给王熙凤,又让旺儿媳妇把事情又说了一遍。
王熙凤听了也变了脸色:「按这样算计,里外里合计,一年不是赔进去上万银子,这以后日子还怎麽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