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东林君臣(1 / 1)

次日申时。
因为天子今日并没有于皇极殿召开"大朝会"的缘故,故而眼瞅着日头西沉,于府衙当值的官员们便三三两两,彼此散去。
偶尔在街道上碰见相识的袍泽,便免不了一顿热情的寒暄,毕竟在这大明朝为官,尤其是"京官",绝大多数时候都不倚重"政绩",而是靠的"人情世故"。
但在诸多热情的寒暄中,官至吏部给事中的杨涟及大理寺丞左光斗却像是异类,除却少数同窗好友拍了拍二人肩头之外,再无人上前攀谈。
对于前者,因为在昔日"大朝会"中,公然背刺东林,力挺辽东经略熊廷弼,已由昔日炙手可热的"东林骨干"被刻上了叛徒的烙印。
至于与杨涟交好的大理寺丞左光斗则是因为在审理"通敌案"中刚正不阿,顺藤摸瓜般揪出了诸多早已致仕的老臣,同样是得到了朝臣的"孤立"。
现如今,即便是有官员在暗地里钦佩这两位"东林君子"的为人品格,却也不敢贸然上前结交,毕竟紫禁城中的年轻天子至今未曾流露对于这两位"东林君子"的真正态度。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啊.."望着周遭窃窃私语的袍泽们,大理寺丞左光斗似是被狂风掠过,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意有所指的低喃道..
曾几何时,他与身旁的杨涟乃是东林党中炙手可热的旗帜,被视作东林魁首叶向高,赵南星等人的接班人,地位仅次于位列宰辅的两位阁臣。
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二人便是众叛亲离,落到如今这般被人敬而远之的境地。
其中的人情冷暖,实在是让人五味杂陈。
"是有些冷,"闻听耳畔旁传来的呼喝声,吏部给事中杨涟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同时紧了紧身上有些褶皱的官袍。
他虽然曾为东林党旗帜,更被先帝委以重任,担任顾命大臣,但其为人向来清廉,且出身寒门,自是没有多余的钱粮添置过冬的衣物。
天气冷,他的心也冷。
曾经的东林党志在"匡扶朝政",但经过万历年间彼此倾轧的"党争",朝中已有不少官员渐渐忘却了初心,他们开始争权夺利,排除异己,例如前段时日关于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争论。
若是放在东林党成立之初,以熊廷弼在辽东的所作所为,纵使其出身"楚党",他们东林党也会不计前嫌的力挺他坐镇辽东。
可时至如今,他不过是出于为国考虑的初衷,做出了对边镇最为正确的决定,便被打上了"叛徒"的烙印,实在是有些讽刺。
两位境遇相同的东林君子一边心事重重的漫步,一边于脑海中梳理着署衙中尚未解决的公务。
因为在朝野间受到"孤立"的缘故,他们在署衙中被排挤的愈发厉害,诸多本应有吏员从旁辅佐的公务也只得亲力亲为。
不知不觉间,二人便是走到了街道尽头,即将各分左右之时,却不曾想有两道黑影于不远处的坊市中骤然蹿了出来,神情颇为激动。
"尔等何人?"彼此对视了一眼过后,身材相对而言更为魁梧些的吏部给事中杨涟便上前一步,凝眉问道。
经过最初的慌乱过后,他倒是注意到眼前这两道黑影年纪相仿,约莫在三十余岁,且是一副读书人的打扮,心中的警惕稍稍退却。
闻声,早已等待多时的李恂便迫不及待的拱手道:"启禀大人,学生李恂乃是河南卫辉府人氏,因幼女被洛阳福王所害,走投无路之下,特来请大人做主。"
言罢,早已泪流满面的李恂便是跪倒在地,沉闷的叩首声于青石砖板街道上咚咚响起,令杨涟及身旁的左光斗心中不由得一沉。
"你先起来,"眼见得周遭已有好事的百姓渐渐凑了过来,杨涟便是摆手示意眼前的中年人起身,同时抬眼瞧向另一旁的张国纪,面露征询之色。
虽然这自称为"李恂"的男子瞧上去情深意切,但见多识广的杨涟仍没有轻易相信。
如今他和左光斗的处境可谓是步履维艰,谁能保证眼前这男子不是他们的政敌有意而为之?
为官者,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呐。
"学生张国纪,乃河南开封府符祥县人氏,同样状告洛阳福王.."迎着杨涟质询的眼神,境遇相比较身旁李恂强上不少的张国纪便是毫不犹豫的拱手道。
他虽然迫于洛阳福王的淫威,不得不趁着夜色出逃,但至少他的长女借着"选秀"之名逃过一劫。
反观身旁的李恂,好不容易将女儿拉扯长大,却被残暴不仁的福王虐待致死。
洛阳福王..
听闻眼前二人皆是为状告洛阳福王而来,心中波澜万千的杨涟便不动声色的与身旁左光斗交换了一个眼神。
他们一个,一个在考核官员政绩的吏部当差,另一个则干脆就是负责掌刑狱案件审理的大理寺丞。
眼前这两名苦主,倒是找对了人。
"你的女儿,也被福王所害?"沉吟少许,杨涟便是面无表情的朝着眼前的张国纪追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新小说: 大夏守国人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疯了吧,你从娘胎开始入道? 丰华传 三国开局先苟住爆兵 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 从县令到称帝!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大明:爷爷你朱元璋,带我要饭? 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