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贾蓉心情愉悦不同,凉州都督史昭这两天有些焦头烂额。 贾蓉离开武威第二天,武威陷入动乱,当地土军叛乱。 为何土军会叛乱?还要从凉州的特殊历史说起。 凉州在汉朝北击匈奴前一直被匈奴人占据,后来河套地区被收回中原王朝。然而凉州是少数名族聚居之地时不时就会发生动乱,人口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前朝,凉州干脆被吐蕃人统治长达百年,大夏建国后太祖皇帝派兵收回凉州地区,设置凉州卫,由凉州都督统领军政。 之后,尽管多次从中原迁移人口至凉州,但主要人口还是吐蕃人。大夏为民族融合给了很多政策,比如专门从凉州招收青壮年成立一支土军,这支土军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五千人。 然而做梦都没想到土军叛乱了,直接把军队拉倒武威城外逼迫史昭让出武威,否则攻进城后就会屠尽汉人。 放在平时史昭轻易就能召集凉州卫部队灭了土军,可如今不行了。漠南之战凉州卫大部分驻军都被收入征讨漠南的大军,具体到武威就只剩下两千汉军。这些汉军在土军叛乱时被史昭第一时间下命令进入到武威守城。 要说叛军首领土的邯也是个聪明人,早不叛乱晚不叛乱偏偏等到这个时候,史昭想破脑袋都没想通土的邯图啥?攻下武威然后拿下凉州割地称王? 还别说真有可能,大夏西北的军队大部分都投入在漠南,若真把凉州拿下联合察合台、鞑靼人,问题就变得很棘手。 \"为今之计只能死守武威,等待援兵。” 凉州都督衙门,史昭和幕僚正在商议对策,求援信件早几日便分两路送出去,一路送到京城;一路送到高阙,那边有王子腾留守的五万大军。 然而若是史昭得知兵部的信件早在之前就已到达高阙令边防军北移至漠南和漠北交界处防卫鞑靼南侵的话,估计会绝望。 另外,给京城送信不过是例行禀报,指望朝廷从别处调遣军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指望就是驻扎在高阙的大夏军。 “都督,就算死守也守不了多久,城内物资不足,高阙距武威几百里,行军速度定然不快,属下建议再派遣一路信使去兰州求援”。张振是史昭幕僚之一,提出他的担忧,同时他认为应该去兰州求援,毕竟兰州距离武威更近。 史昭摇摇头提出异议,“从兰州卫调兵还是需要兵部手令。”大夏各地所属部队调动需兵部同意。 “如此,叛军必是看准了时机,恐怕不日便会攻城。”张振心情沉重,土军不可能围而不打。 史昭头痛,看向另外一名官员问道:“城内百姓如何?”这时候城里面千万不能乱,乱的话就彻底完了。 “大人,目前尚可,卑职传出消息援兵已在来的路上,只是也是权益之计,您也知道城内也有不少吐蕃人。”被问话的官员苦笑,凉州自古就是混乱之地,拔出萝卜带出泥,天知道城内的吐蕃人会不会趁乱闹事。 两千对五千,要是两千汉军对阵五千普通百姓还有胜算,但对方叛军也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传本官命令,今日起实行宵禁,宵禁后加派衙役巡查。\"史昭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吩咐完又说道\"各位随本官去城楼,我等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死也要把城守住。\" 武威虽然是凉州首府,本身却并不大,西北边陲之地无法发展出大的城池,自然条件恶劣根本留不住以农业为生的汉人。 史昭站在城门楼上远眺三里外叛军军营,升起一股怒意,手握拳头狠狠砸在“欺人太甚,区区五千人竞敢围城。 \"校尉传我军令,日落前必须准备好充足木头,石头等守城物资。\" 也幸好武威城修筑的城墙够高,一般大夏城池修建城墙的高度都是有定数的,不过像西北边陲的城墙都是往高了修,主要是防备北方蛮族入侵。 摆在史昭面前最棘手的问题是根本不知道叛军会从哪个城门攻城。武威城有东西南北四扇门,因而只得从仅有的两千五百士兵中抽出二千人分散在四个门,留下五百名以备机动支援,再加上临时招募的士兵,一个城门配备七百守军。 这样的配置守城真的捉襟见肘。 史昭站在城墙上苦思破局之法,想来想去除了死守没任何办法,主动出击是不可能得,在双方单兵作战实力同等情况下,两千对阵五千没任何胜算可言。 ...... 距离不远的叛军军营,叛军首领土的邯开完军事会议。 “传令下去,今晚子时趁守城敌军松懈之时调遣3000将士攻打武威南门,另外派遣斥候关注其他各门,待南门战事吸引其余各门守军增援时,着1000将士趁机攻打最弱一门,务必拿下武威城。”土的邯下了最终的作战命令,他不打算给史昭任何喘息的机会,稳赢的一场仗,作为凉州本地将领,武威目前防守兵力他一清二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