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的稳,脚要狠。” 双脚分开站立,这是为了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肩要正,腰要挺。” 保持上半身的挺直,肩膀要放平,腰部挺直,这是提高站姿的端正度。 “头要抬,目要凝。” 保持头部抬起,眼睛凝视目标,这是提高站桩的注意力集中度。 “心要静,息要匀。” 保持心境平静,放松身心,呼吸均匀,这样才能提高站桩的效率。 (以上站桩要领,来自百度资料,并不是两仪桩的站法,请大家自行分辨。) “两仪庄是八极拳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固,后续的修炼才会水到渠成,你一定要切记。” “明白了师傅,我会用心练习的。” 赵远点点头,跟老爷子保证。 “嗯,我相信你。” “两仪庄的要领你已经掌握了,会去勤加练习,三个月之后,在来找我。” 老爷子见赵远掌握了两仪庄,便开始下逐客令了。 “不是吧师傅,您这就要赶我走了。” 赵远瞬间又恢复了原本的性子,跟李景瑞说道。 “呵呵,你个臭小子,两仪庄已经学会了,就赶紧下山吧。” “师傅,您跟我一块吧,去四九城。” 真到了要分别的时候,赵远反而有些舍不得了。 这个刚刚认识一天的师傅,赵远却感觉好像已经认识了十几年。 本来还担心自己的小秘密,现在他什么都不想了,只想让师傅跟自己一块下山。 “不必了,老头子在这山里生活了十几年,早就已经习惯了。” 老爷子摇摇头,拒绝了赵远的提议。 “可是师傅,这山里的生活,终究是不方便。” “跟我回四九城吧,我有能力养您的。” 赵远不甘心,继续劝着。 如果没有拜师,赵远也不会这么想,毕竟老爷子说的对,人家已经在山里生活了十几年,早就习惯了。 但是现在,他已经是赵远的师傅了,赵远当然就不想让他在这里继续受苦。 短时间的相处下来,赵远已经是真心实意的把他当成了长辈对待。 再加上赵远一直一个人生活,家里多一个人,也能多一些人气。 “放心吧,师傅在这里好着呢,等以后师傅不能动了,在跟你去四九城生活。” 对于赵远的表现,李景瑞十分高兴。 这说明赵远的品行端正,懂得尊师重道,拥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 更加证明了,自己的眼光还是没有问题的。 收了一个重情重义的好徒弟,即使哪天离世,也能含笑九泉了。 不过李景瑞还是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年。 不是为了贪图人世,而是他要把自己的一生所学,全都交给赵远。 对于一个武术大家而言,一身所学远远不是一门拳法这么简单。 清末知名的几位武术家,杜心五,郭云深,杨露禅,孙禄堂…… 哪一个不是精通多门拳法,而且对于各路拳脚功夫,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这其中,又以孙禄堂为尊,先后学习太极,八卦,形意。 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几大拳法融合,创造了孙氏太极。 当然,也有人看不起孙禄堂,把他的孙氏太极称为大杂烩。 然而这些看不起他的人,却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 李景瑞当然不能和孙禄堂比,差距还是有些大的。 但是作为一代大家,李景瑞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都一样,每个人又都不一样。 把自己一生所学,全都传授给赵远,成了李景瑞最后的人生目标。 “我说老爷子,您怎么就这么犟呢,我就是打不过你,要不然绑也要把你绑下山。” 赵远十分的无奈,说不通,打不过,只能任由老爷子了。 不过赵远决定,以后只要有时间,就多来看看。 送一些生活物资,也算让老头少受一些苦。 “臭小子,你倒是教训起师傅来了。” 李景瑞在赵远的脑袋上拍了一下,故作生气的说道。 和赵远的相处,老爷子很享受。 长辈不用刻意端着架,小辈也不用表现的毕恭毕敬。 两人名义上是师徒,但是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忘年交。 这就是赵远的魅力,只要不是心术不正的人,都能跟他相处的不错。 “嘿嘿,师傅,您老人家过于敏感了,我怎么敢教训您呢?” 赵远嘿嘿一笑,插科打诨的说道。 跟老爷子相处,确实十分的轻松。 赵远很享受这样的相处方式,而且他能看得出来,老爷子也很享受。 如果李景瑞是个刻板的人,那么赵远就不会这样用这样的方式相处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一个互相的过程。 不能是一个人为了另外一个人,刻意的改变。 也不能让别人,一味地迁就自己。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这才是长久之道。 对于赵远的话,李景瑞笑了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