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弱弱地问道:“神话故事都不是神话故事了?” 萧赫说:“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可能是确有其事。比如,古希腊神话,旧约《圣经》,山海经。艺术来源于生活!” 尚志神色怯然地问道:“真有神?” “比地球上的人厉害的存有,外星人。不一定是源头,要结合具体的神话分解了。” 若莱想到以前思考过的问题,全世界很多民族的神话有很多相似点,如《山海经》上的大禹治水,而《圣经》上也有耶和华发起洪水。貌似别的文学也有洪水传说。 《山海经》里的人提到身材高大的人,跟《圣经》创世纪记载的伟人应该是同类人,都是 身材巨大的人。 莫非神话里藏着历史?甚至是历史的记载?当时的地理志? 尚志顿时轻舒一口气,又问:“埃及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吗? ”他刷短视频的时候,无意听到的。 戴弟反驳:“九年级历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还神一般的人参与其中?他们不讲科学,讲神学,玄学,歪门邪道。 一年级小学生都知道神话故事是虚构和想象出来,再大点就明白,那是文学体裁的一种。这群高学历高文凭的智商跟尚志一样持平了。 秋芬正喝茶,听到萧赫说神话不是故事,还把外星人拉出来,差点要笑喷了。 “你们越说越玄乎,我只当笑话听了。” 她用胳膊肘捣了一下戴弟,使一个眼神给她,示意让她别争论,都当笑话听,图一个乐呵。 一行起身说,“你们的思维够发散的,再讨论,就到外星了。大家都躺平吧!” “若莱对金钱的观念是正解,可以延伸到一切事情。婚姻,爱情,事业,学业,若没有快乐可言,人生就是来受苦的。”萧赫作最后总结发言。 他们又睡了一下午。 一结束,若莱等待着萧赫,她心中有一些疑问和萧赫讨论。她忽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大学时代,有许多问题找老师讨论。 似乎《圣经》里 既有鼓励别人挣钱,又不让挣钱,比如耶稣说: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钱财),钱和神只能选其中一位。但众所知的马太效应就是来自《圣经》中马太福音的故事,貌似鼓励别人去挣钱。“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原故事大意是:国王出远门,分别给三个仆人银子,挣到钱的加倍奖励,有一个把银子埋起来的人被狠狠地惩罚了。) 她之前都在这样自相矛盾的经文中折腾头晕脑胀。 萧赫见她满眼闪烁着知识的渴求,又好笑又窃喜。在山上没有网络,他就是她的百度。 萧赫说:“耶稣说过一句,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若莱用手拍了一下额头,“道具,我忘记了,钱是道具,真正的道具,修道的工具。” “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人赤条条来,也是赤条条走,不能带走什么,都是供人修行用的道具的。人与人关系也是如此,彼此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 若莱举出六六的双手。 萧赫又接着说:“ 耶稣讲道的时候,每次的视角不一样。就如佛法讲大乘和小乘, 胜义谛和 世俗谛。我们谈论世界的时候,有时候站在意识主导论谈宇宙真相,空无一物,有的时候是以宇宙主导论谈三维世界的意识运行规律,什么显化法则、因果律等等。就如量子力学、牛顿力学适用的范围不一样。视角不停地切换,给人迷糊。 还有《圣经》版本很多,有的出于树立权威,权利斗争,作出了改动,可能与最初的版本相差甚远。改动得前后矛盾也有可能。” 若莱点头。儒家文化也为了封建统治也作了改动。 萧赫话风一转说:“德国着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写一本名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说的基督教教义对市场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那些基督徒挣钱就是荣耀上帝,人努力工作是天经地义的,挣钱是服务上帝的行为。他们对财富都是秉持正向积极的看法。” 若莱眼睛亮了,让她想起来她粗略读过美国建国历史。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国教与新教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许多新教徒被迫离开去了美洲,一艘名叫“五月花”的帆船上有许多清教徒。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认为《圣经》是唯一的权威。 清教徒们相信是上帝“召唤”他们开拓北美的疆土。他们怀着这样一种使命感和神圣感在创业,将在美国开拓疆土、扩大产业、增加财富视为天职,视工作为快乐。这种观念促使他们不断开拓边疆、征服自然,形成了开拓进取的精神。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