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在皖城待了几天之后,又骑马赶路几天时间,就到了合肥。再过一个月就是秋收季节,他也担心合肥的情况。 到了合肥之后,刘敬先把刘馥和阎象就召集了一下,了解了筑城及灾后的情况。阎象原本是以客卿的身份帮忙的,帮着帮着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刘敬的人。刘馥和阎象也把各自负责的事情向刘敬汇报了一下。 合肥筑城工程倒是很顺利,刘馥把合肥城扩宽了不少,那些留在合肥的灾民就住在了合肥城里面,安全了很多。刘馥又重筑了城墙,但还没完工,一切进展顺利。 三人正聊着正欢,刘晔突然匆匆忙忙地小跑进来。看到刘敬在屋里,他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刘敬并没有提前打招呼,想来他并不知道刘敬来到合肥了。 “子扬,你怎么啦?莫非有急事?” “太守,确实有急事,本来我想派人传回到南昌,想不到你来到合肥了。” “出了什么事?” “钟离县县令传来消息,说吕布和刘备打起来了。”袁术逃跑之后,淮南境内,淮水以南的一些县都主动向刘敬请求归降,其中包括钟离县。所以,钟离县现在是刘敬的地盘 “打就打,与我们何干?” “太守有所不知,他们原本在沛国龙亢交战,结果打着打着,就打到淮南来了,还渡过淮水,在钟离县打得不可开交。” “什么?”刘敬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们在钟离开战?他们凭什么在我们的地盘开战?真是气煞我也!” “正是如此!如今钟离县县令已经紧闭城门,严防死守,只是若他们鏖战,必会牵连钟离县百姓。且交战正酣之时,就怕他们掳掠我淮南百姓。” “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出兵将他们驱出淮南,以保护我淮南百姓。”刘敬很快就做了决定:“对了,刘备和吕布两人亲自带兵交战吗?” “这倒不知。只是若我们再出去,稍有不慎,会引起三方混乱,届时这局势就不可能控制了。” 刘敬也是一时没有主意:“那你说该怎么办?” “以我之见,太守当居中调和,请他们各自罢兵。” “子扬这主意……他们要是罢战倒是好,只是刘备与吕布恩怨太大,已是不死不休,恐怕不愿意罢战。”刘敬嘴上这么说,心里已是决定采纳了刘晔的建议:“我率军去钟离,到时再见机行事。” 随后,刘敬也不浪费时间,立即带着黄忠、周泰率八千兵,从合肥出发,向钟离县而去。在出发前,他又嘱咐刘晔:“子扬,袁术的下落有没有打探到,他究竟有没有到冀州,得有个准信。” “这倒是不知,但有传闻说袁术已经死了。” “什么?他死了?怎么死的?这消息可靠吗?” “消息没办法证实,是从兖州过来的人说的,说道路隔绝,袁术没到冀州,后来粮草断绝,士兵逃散,他在一个破庙里面病死了。” “好!” 刘敬不再多说,便率军出发。急速行军五天时间,大军来到了钟离县,他先率军来到钟离县城。钟离县令名叫苌奴,原是袁术的部下,袁术逃跑后,他就投了刘敬。 “拜见太守。”苌奴心里有些微微感动,他想不到刘敬竟亲率大军来到钟离。 “苌奴,你无须多礼,如今是怎么个情况?” “一个月前,吕布便派大军攻打小沛,后来双方各出一军于野外交战,就这样打着打着,双方交战的战场不断变换,先是刘备的军队渡过淮水,后来吕布的军队也渡过淮水。如今双方在钟离县城北约三十里的地方交战。” “下官只能紧闭城门,坚守县城,并派快马向合肥方向传消息。如今太守名望如日中天,下官估计双方都不敢得罪太守,就怕双方打急了,对我钟离百姓下手,甚至掳掠我钟离百姓,太守一向爱民如子,岂能任由他们如此?” “嗯,你说得对。对了,双方主将是谁?兵力多少?刘备和吕布有没有亲来?” “刘备大军的主将是关羽,兵力约三千多,吕布大军的主将是张辽,兵力约五千左右,刘备和吕布没有亲来。”原来是关羽和张辽。多半是张辽兵力强盛,追着关羽打,关羽无路可逃,只好渡过淮水。 “你倒是打探得很清楚?” “下官以前在袁术手下任职,都曾见过他们,此前也曾派人打探过,是以知道是两人。如今太守来了,下官倒是安心了许多。” “哈哈哈哈,我到了,自然由我主。”刘敬想了想,又吩咐:“你派两个人,拿着我的书信,分别到两人军中,告诉他们,我在钟离县城,要求双方立即罢兵,各自约束好军队,再请关羽和张辽两人明日巳时(9:00—11:00)到钟离县来,就说我有话说。” “若是他们不肯呢?” “谁不肯,谁便是我刘敬的敌人。我就助另一方,将其剿灭。” “好。”苌奴正想去安排。 “等等,你还是让人在双方交战的战场南面约五里处,搭个台子,我在那里与他们会面,时间还是明日巳时(9:00—11:00)。”刘敬想到把关羽和张辽叫到城里面来,他们未必敢来,于是就改到城外。 “是!” 明日清晨,刘敬早早就到约定的地点。他是地主,自然要把军队驻扎在旁边。关羽和张辽还没有来,刘敬和黄忠、周泰三人聊天,打发时间。 “报,徐州张辽将军到。” 刘敬连忙起身,走了出去,外面站了两个大汉。 “哈哈哈哈,我乃永修侯刘敬,不知哪位是张文远将军?” “拜见永修侯!”张辽连忙行礼:“我便是张辽,这位是侯成将军。” 刘敬打量了一下张辽,此时张辽年纪未满三十,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 “多谢两位将军给我薄面,里面请!” “不敢,永修侯在淮南救济数十万百姓,在徐州亦是传为美谈,今日相召,某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