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威名赫赫的魏国第一猛将安颉,以及3倍于己方的魏军,朱修之没有惧怕。 他命人从2万民夫中挑出3千相对精壮的汉子,许诺好处,要求他们加入军中,专门负责后勤工作。 这些人没得选择。加上加入军中,空头支票的好处不算,起码伙食大大改善了。所以这些人也很高兴。 朱修之将军派军侯吴三带着60名军士管理这3千民夫。 吴三将民夫分成30组,每组100人。两名军士负责一组。 这些民夫的任务就是为1.1万甲士服务。 他们每组对应服务大约400甲士。 具体职责是煮饭送饭、洗衣、更换兵器等等。 这样,1.1万甲士就成了纯粹的守城兵。除了作战杀敌,其它事情不用操心。 至于剩下的1.7万民夫,朱修之也命人监督他们维修城墙、搬运物资等。 宋军做好这些防御部署,就等魏军进攻了。 通常,大的城池有四座城门,位于四个方位。小的城池一般设两座城门。 滑台城只有两座门,位于南北方位。 安颉派一万人堵住北门,另外两万人在南门排出攻城阵形,准备发动进攻。 与其它攻城大战一样,魏军派出撞门锥车、攀墙云车在前,弩石车、弩箭兵在后掩护,梯次进攻。 宋军在城墙上分布弩箭手、滚石兵、长枪长戟兵,严阵以待。 魏军的第一次试攻,非常猛烈,却没占到便宜。 撞门锥车上的军士,不是被弩箭射中,就是被石头砸中。难以对城门形成有效撞击。 攀墙云车上的军士,有些还没到达城墙下,就被射中。有些勉强爬上城墙,后续增援不够,被宋军长兵器活活戳死。 第一次攻城持续一个多时辰,魏军死伤大概5、6百人。 宋军的损失小的多,只有百人不到。 魏军鸣金收兵。 双方各自回营,总结经验教训。 …… 萧西风身背箭筒、手持长弓,一直在城墙上观察。 他时不时发射一箭,往往都是关键位置出现危机时。 如今他的射箭水准,也达到百步穿杨程度。箭无虚发! 萧庆四人的射箭术差的多。他们都是手执长兵器,对付由云车爬上城墙的魏军。 隔了一天,魏军再次攻城。 魏军这次进攻虽然投入的器械、军士更多,时间更久,但成果仍然不大。 反而损失增加,魏军死伤超过一千。 宋军的损失也只是增加了少许。 萧西风依旧如前天那样,在城墙上边射杀敌军,边评估局势。 萧西风觉得,魏军与宋军毕竟隔着一条黄河,他们的大型攻城器械暂时无法运送过来。 魏军仅凭现有手段,难以对滑台城构成实质性威胁。 哪怕安颉的个人战力和指挥能力当世少有,他也不可能有什么破城的办法。 对宋军构成威胁的是两点: 1.持久战。魏军围困滑台城,消耗城内粮草。拼死堵住宋军增援,尤其是补给供应队伍。 2.眼下是初冬,黄河河面的薄冰不足以支撑重型器械过河。 但深冬到来后,情况就不同了。那时也许魏军会运送更大、更多的攻城器械来。 那样的话,魏军对滑台城的进攻就会更猛烈。 那才是考验滑台城的时候。 萧西风自己有感觉,如果与安颉将军单挑,对方应该不是自己对手。 自己五人在城墙上的发挥有限。只有杀入敌军阵中,钱塘战阵才能体现作用。 如果自己带着四个老乡到魏军里穿透冲杀几次,不是问题。 问题在四个老乡的体力跟不上。他们不能支持时间更长的连续冲杀。 而假如自己带着战阵出城杀敌,回撤时及时冲进城内有些衔接上的问题。 这里面就有一个危险点:滑台城城门打开,并不是开门关门两个动作就可搞定的事。而是有一系列复杂操作。 自己五人回撤时,开门关门持续时间一长,若魏军抓住机会,大举拥杀过来,十分危险! 此时的萧西风,并不知道自己是轮回者,更不知道自己身上有星狗这样的神器。 他的这一世轮回,与前几世大不相同。 星狗并没让他觉醒前世记忆,也没让他确认自己的超常力量。 当然,萧西风对自己在记忆力、习武、身体强壮等方面的特异功能,不可能没有察觉。 但他也仅仅是以为自己天赋异禀而已。 他以一个稍微超出普通人的凡人思维思考问题。这也许是鬼爷、星狗为他设计的轮回计划的细节需要。 萧西风考虑着出城杀敌的可能性,并没马上向朱修之将军提出来。 他觉得必须有个完全方案才能冒险。 …… 魏军发动第二次攻城之后,很久没有再次进攻。 滑台城的局势暂时僵持住了。 宋军派出的斥候,都是以吊篮的形式,在滑台城东西两面墙头上下、进出,去侦查情况。 他们免不了有时被魏军发现,遭到击杀。 但总的来说,宋军的情报收集工作还是正常开展着的。 此时滑台城外的情形,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宋国皇帝刘义隆恼羞成怒、愤怒至极! 他没想到自己用多年时间筹划的对魏北伐,如此不堪一击。 自西向东,金墉城,姚耸夫临阵脱逃。斩了。 洛阳城,杜骥撤回。他的1万守城将士全部覆灭,死的死、降的降。 虎牢关,司州刺史尹冲、荥阳太守崔模自杀,骁骑将军段宏带着小股骑兵突围,其余将士或战死,或被俘。 滑台城,北伐主将到彦之撤走,带走王仲德、垣护之2万精兵。留下滑台将军朱修之率1万人坚守。 最东边的须昌,兖州刺史竺灵秀弃城逃走,被魏将叔孙建追上,他的一万精兵被斩杀一半。 现在整个2千里北伐前线,只有滑台城一座孤城还在死守,只有朱修之率一万甲士在抵抗魏军主将安颉。 刘义隆盛怒之下,下令处决竺灵秀,免除到彦之、王仲德官职。 同时下令给段宏、垣护之二人,给他们重新调配军队,命他们增援滑台城,打通补给线。 最后,刘义隆给宋国第一猛将檀道济下诏书,命令他接替到彦之职务,承担起继续北伐的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