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成功地利用伏兵掩护大军撤退,张合郭淮未敢追击。 诸葛亮率军来到了我信中所提到的西城,诸葛亮瞬间明白了我的用意,立刻领会了此地的战略价值,这是一个天然的指挥中枢,四通八达,可以居中调度,便于调兵遣将,信息流通无阻。 西城,这座位于蜀汉与魏国蜀锦贸易黄金通道上的璀璨明珠,不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繁荣,更因商贸的兴盛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作为一个小的中转站,它见证了无数商队的往来,经济的繁荣带动了人口的聚集,尤其是年轻一代。 年轻的人口,就是生产力和兵源的保障!是这片土地上最宝贵的资源。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西城的居民对蜀汉怀有深厚的情感与认同。蜀锦的柔美、蜀币的流通、以及蜀汉商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早已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蜀汉文化紧密相连,情感交融。对蜀汉文化也是不排斥,进行拆迁工作是十分合适的。 于是,诸葛亮当即下达如下命令。 — — — — — — — — — — — — — 1、张苞、关兴、王平组成临时兵团阻击张合所部,为大军有序撤退争取时间; 2、魏延在陇西郡所部继续对峙,防范陇西郡和广魏郡以及凉州方向魏军反攻; 3、派往安定郡、南安郡、天水郡各部分兵马,尽量携当地官府财物、粮仓物资,向南返回汉中。可用所取当地财物征集当地民众自愿帮助运送物资,其余百姓可自愿跟随返回汉中,坚定“不掠于民,不失民心”的基本条款。 4、本部中军,派遣5,000军马,帮助完成西城千余户完成搬迁工作。派廖化、张嶷领军3,000人(无当飞军一部),据险要之处阻击魏军西进军队,以拖延为主。 5、马忠所部放弃攻击祁山城,谈判工作可以继续进行,抽到一半军马,即5,000人,由定远将军吕义率领驰援西城,剩余军马由马忠率领,保持祁山道畅通,做好大军南撤的接应工作; — — — — — — — — — — — — — 诸葛亮分拨完成,大体分成了硬碰硬阻击魏军的部队、威慑防范魏军异动的部队、迟缓拖延魏军进攻的部队,赶来驰援的部队、接应后撤的部队,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争取时间,带着宝贵的人口和物资,往汉中跑路。 诸葛亮在安排好一切军队调度事宜后,另外喊来了西城城内一群送信工作的驿站人员,还有军内的传令兵,携带一份信件,往箕谷方向送。 现在东线上邽、陈仓等地是魏军的地盘,想要穿过漫长的敌占区送到赵云所部手中而不被发现,简直是不可能。只能多派人手,浑水摸鱼之下,概率能保证将一两封信能送到赵云手中。 但是消息必然会泄露,不过这也是诸葛亮的真实目的——让司马懿看到这封信。 而此刻司马懿一刻也没闲着,终于赶到了上邽。司马懿紧赶慢赶,却发现上邽之围已经被右将军张合所解。 “仲达公,司马都督,你可来了。我都在上邽被诸葛亮围困得太久了,阻击蜀军进攻倒还是顺利,就是困的太久就差没粮食吃了。”郭淮说道,毕竟是被曹丕托孤的大领导,郭淮言辞中甚是巴结,郭淮的家世和情商让他在宗亲和世家面前左右逢源。 “此时,蜀军西撤,我军追击被诸葛亮伏击,现在我军该做如何部署,还请仲达公定夺?”张合的语气就没什么巴结的,他自诩是曹操的良将,你司马懿仅仅是曹丕的宠臣,此战之后,自己的军阶大概也能升到顶级称号了,到时候也不比你司马懿差了。“五子良将”还是有地位的,即便是大将军曹真也得给几分面子。 司马懿心想,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毕竟,司马懿为顶级将领称号的骠骑大将军,高于高级称号的右将军张合、还有雍州刺史郭淮。司马懿作为此时的整个陇右地区的官阶最高的领导,更有天子诏书,进军陇右,可以名正言顺地接管魏国陇右地区的“平蜀”事宜。 司马懿领郭淮继续据守上邽,负责收治伤员,稳定后方;同时,派遣张合率部与自己分兵两路,张合负责收复天水郡、安定郡,并联络广魏郡,以巩固魏国在陇右的防线;而自己则亲自率军追击诸葛亮所部,目标直指南安郡,同时与陇西郡取得联系,形成对陇右蜀汉军队的合围之势。 司马懿的分拨也甚为合理,张合和郭淮都没有任何异议。不用追击诸葛亮也让张合松了口气,心中想,“差点被诸葛亮的伏兵给射成刺猬,这功劳还是让给仲达公吧。” 张合于是率军往西北挺进,正遇到张苞、关兴所部,两军都不敢贸然出击,只派遣小股兵马战斗,两军鏖战对峙良久,都未敢轻举妄动。。 双方主将各怀鬼胎,心中各自盘算着深浅。 张合算盘打得贼精,心想,“我现在军队没有经过好好休整,现在虽然不能说陇右危机已经基本解决,但局势虽渐趋明朗,我方已经占尽优势。我部兵马也立功不少了,自己回去也是等着加官进爵吧。 没必要再让自己的部曲手下去拼命了,损失的将士,大魏朝廷也不一定给我补充。 就这么拖着吧,反正蜀军耗不起。对面的张苞也不是好惹的角色,我不能小阴沟里翻船,回头再吃个败仗就弄巧成拙了。 后续曹真援军要是赶到,必然能将蜀军贼寇全部赶出陇右。” 于是,张合决定采取守势,仅派遣少量精锐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意在消耗蜀军锐气,同时观察敌情变化。 张苞,亦是智勇双全之将。他望着对面严阵以待的魏军,对关兴和王平说道,“反正现在丞相下达的命令,就是尽量给大军撤退争取时间。张合老将,狡猾多端,不可贸然发动进攻。 只要对面不进攻,我们就没必要出大军,现在这样对峙是最好的结果。”关兴与王平闻言,皆点头赞同。 于是,两军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双方兵马皆按兵不动,整体上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对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