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见到尚书台的几位重臣都赞同北伐,便不再迟疑,当即下旨,任命丞相、益州牧、司隶校尉、录尚书事的诸葛亮,拜平北大都督,假节,总摄天下兵马,择日北上伐魏。 诸葛亮领旨,叩拜刘禅。 “丞相不日将率军启程,进驻汉中,那宫中、府中之事,朕应当求教于何人?”刘禅问道。 “陛下无忧,如今朝中推行宫府一体制度,行政效率十分高效。对于臣出征之后的宫府内外事宜,臣已做好妥善安排。 宫中之事,保留人事架构不变,让尚书台的侍中、侍朗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人总揽即可,必能让宫中运行机制如旧; 臣出征之后,相府需要有一个有经验的大臣执掌府事,调任尚书台的蒋琬为相府参军,张裔担任相府长史,两人为正副职,共同执掌丞相府诸项事宜。 向宠迁为护军,总督御林军马,护卫皇城,保障皇城周边治安。 蜀郡太守府,顾冰(顾千帆)任太守,兼任相府主簿,负责相府与蜀郡事务的交流与传达执行。 至于其他文武重要官员: 让杜琼迁任谏议大夫; 杜微、杨洪担任尚书; 孟光、来敏担任祭酒; 尹默、李迁任博士; 郤正、费诗调任秘书; 谯周迁任太史。 此外,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当竭尽所能,共同协理蜀中之事。” 从丞相对百官的任命看来,由于丞相自己要北伐,进驻汉中,身边的班底自然是要带走的。如原来的丞相参军杨仪、丞相长史马谡。于是,这次开辟了两套班子。一套原来的班底随自己远征,来一套留守成都,负责后方。 诸葛亮让自己心仪的接班人蒋琬,从皇宫调任去执掌相府事宜,相当于常务副丞相了,可见诸葛亮对其的信任。 对张裔提拔为相府长史,相当于是相府的秘书长了。而原来的丞相长史马谡,丞相想对其委以重任。 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宫中、府中官员的任用,诸葛亮还特意对蜀郡太守府进行了任命,可见蜀郡成都府现在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性。 朝堂御前会议结束后,刘禅特意邀请诸葛亮在皇宫后花园同行漫步。 “相父,你看我这花园整饬得如何?”刘禅陪同诸葛亮边走边说。 “陛下这后花园,清新优雅,尽管没有富丽堂皇的豪华建造,但也不落凡俗,反倒格外大气。不失为天子皇家后院。”诸葛亮欣赏着花园美景,说道。 “相父,朕有一事不解。”刘禅说道。 “陛下不妨直言,凡是臣知道的,必定知无不言。”诸葛亮说道。 “自相父南征归来,蜀中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农业、工业无不蓬勃发展。如今,四海升平,国内安定,岁月静好。相父为何还要再动刀兵啊?”刘禅发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益州发展的速度是很快,但总是有上限的。我大汉已然旁落为一州之地,而魏国独占六州半。从整体的体量来看,我们是没有办法与之抗衡的。 若是荆州还在我们手中,那我们可以’跨有荆、益二州,保其岩阻’,内修整理,和曹魏拼发展,也未尝不是个办法。 但是现在的局势,我们蜀汉面对曹魏与东吴两大强邻,益州所处的境地尤为艰难,地域狭小、人口稀疏、农业根基脆弱。如果处于和平时期,蜀汉或能循序渐进,逐步壮大。 然而,一旦战事烽烟再起,曹魏与东吴的侵扰便如同巨石压顶,陛下可忘记了您即位初期,五路攻侵战,五路军马来袭扰我大汉了?如今马超将军病故,我们的可战之力更少了。 换言之,若蜀汉选择 偏安一隅,固步自封,无异于坐以待毙,其生存之路将越走越窄,蜀汉的脆弱经济与社会结构恐将难以承受,逐渐陷入消耗殆尽的困境。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便是主动出击,以攻为守,通过北伐来打破僵局,寻求转机。唯有如此,蜀汉方能在逆境中求生,在挑战中崛起。一旦取得胜机,积小胜为大胜,才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分析说道。 “可是与魏国的贸易繁多,如果发动北伐,是不是也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刘禅说道,这个问题让诸葛亮为之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