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得早点将鸣哥儿的教育提上日程,家里总不可能一家的文盲,一个人都不识字,半夏也打算买些书放家里,怎么着自己也得认识这个朝代的字才行,不然以后自己外出做生意,总不可能请个识字的人天天跟着自己,那多碍事啊! 王秀儿倒是没觉得半夏的字写得有多么不好的,反正对于半夏居然认识不少字而感到惊讶,要知道村里并没有多少人家愿意让女儿家也去识字读书,除非是一些家里不差的人家。 本来以为柳家两母女因灾逃来可能不识字,王氏都打算让王金明代写这方子,却没想到半夏自己写好了,更加觉得这柳家怕是本身条件不差,只是受了灾,才会变得如此落魄。 如果让半夏知道王秀儿心里所想,估计只会无奈的摇了摇头。 柳家真的只是还算普通的农户家,只是半夏可不是之前那个柳半夏,自然懂得多,不过半夏自然不会说出来的,就让别人这么误认为也好。 等到半夏回到家里的时候,天色都要不早了,忙活了一天半夏几乎是吃了饭就睡下了,都没跟鸣哥儿聊上几句。 不过鸣哥儿知道半夏这段时间忙,也没打扰半夏休息。 第二天依旧是早早的出了摊,半夏在镇上开了个包子摊的事早就在村里众人知晓,所以今天一大早摊子上倒是有不少同村的人来买早点,大部分都不是昨天跟着江家人一起在村口凑热闹的人,而是村里其他人。 半夏对这些人自然没有任何恶意,毕竟这些人又没有参与过昨天的那些纠纷和霸蛮,半夏自然好声好气的跟这些村里人聊了几句。 大部分人都是道喜,倒没什么是非,花婶脸上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村里人就是有一部分人被江家带坏,其实江家也不是所有人都心坏,但是偏偏都让那些黑心肝的坐上村长之位,为江家谋取利益,不然村里也不会变的有那么多是非的。”一想到现在村里的情况,花婶忍不住叹了口气说。 在几十年前,村里虽说也是江家势大,不过那些外姓的人与江家通婚少,大部分外姓人性质都不差,不过这些年与江家通婚的人家越来越多,自然有不少人变了性子,这也是让花婶最愁的地方。 村子里总是闹的不安生,谁的日子过得能舒坦了? 大家自然都希望村里能够和睦相处,而不是如今这样,嫉妒别人家挣钱,各种挑拨离间,撕扯谩骂,花婶看着都觉得心累。 半夏想起昨天自己被围困的场景,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其实村里的环境确实不错的,要是自己有钱人在村里新建一个更加结实耐用的屋子,怕是半夏也不介意继续留在村里生活。 不过现在村里那种风气,半夏可不想带坏鸣哥儿了,在江家的人没有被教训一顿不敢冒头之前,半夏可不愿意在村里新建屋子,怕是让江河批准宅基地,自己又得脱层皮,还不如挣的钱去镇上买个宅子。 半夏也没将自己心里这个想法跟花婶说,毕竟镇上买个宅子可需要几十、上百两银子,就算是把包子方子卖了,怕是自己一时半会儿的也凑不到那么多钱,只能慢慢来了。 想起昨天自己写字时的经历,半夏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给鸣哥儿找先生了。 “现在江河坐村长,他本身性子就不正,还想将村里人带好,那是更不可能的,别提江家的是了,越提自己越心烦。”摆了摆手,半夏并不想让江家的是扫了自己的兴:“现在我们也存了一点钱,要是今天收摊走的话,去镇上寻寻风评不错的教书先生吧!” 必须得把这事提上日程才行了,生意都已经做了一段时间,却总是忘了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前头,这可不行。 花婶也想起了这事,自己孩子也在家里待了几天,因为前段时间跟江家老二的争执,让花婶家孩子在课堂上备受欺负,花婶只能愤然将自家孩子接了回来。 但是也不可能一直让自家孩子就这么在家里待着,必须得赶紧找个新的教书先生送去读书才行,想着这些时间这家确实也攒了一笔小钱,再怎么着送孩子读书还是送得了的。 也跟着点了点头:“镇上好像有几家教书先生,就属后面街徐家的那位老秀才学识跟人品都不错,不过收徒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仅仅束修高,而且还看孩子本身的资质,如果能在那位老秀才手下学习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提到要找老师,对镇上的是要比半夏了解不少的花婶自然也听到不少消息。 “哦!村里有人的孩子在那位老秀才手下读书识字吗?”半夏倒是来了兴趣。 “王秀儿的小儿子就在那位老秀才手底下读书,而且那个老秀才的儿子是府城岳华书院的先生,要是天资过人的话,老秀才还会推荐弟子去岳华书院读书。”花婶想了想说到。 半夏对村里的事不清楚,所以也不知道王秀儿之前曾在村里说过,自己费尽心思将自家儿子送到老秀才手中,就是为了能进岳华书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