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http://www.023dn.com/
雕刻龙图必须要有皇帝的特批,不然就是大不敬。
就如金黄色一样,高祖李渊并没有规定黄色就必须是皇帝能穿。
谁都可以使用黄色,不过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使用黄色必须要提前申请报备,得到同意之后,你才可以穿。
但是至今就没有人通过审批,也没有人敢申请审批。
所以黄色就作为皇家专用。
皇帝是金黄色,太子是淡黄色。
李慎要给李世民重新刻一块镇纸,当然要得到李世民的他同意。
他府上的雕刻工匠可是李慎在全国各地招来的精英,李慎觉得肯定比工部的人强。
“嗯,准了,五日期限,送到宫里来。”
李世民颇为满意,笑呵呵的点点头。
“唉~~”李慎叹息一声,又破财了。
“怎么?你还不情愿?”听到李慎叹息,李世民怒斥道。
“没有,没有,儿只是突然有些羡慕白蛇传中的许仙和白娘子。”
李慎感叹的道。
所有人都看向李慎,因为李慎早些年写过一部话本就叫白蛇传。
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许仙和白娘子。
“十弟,为何如此说?”李承乾好奇的问道。
“大哥,你看看人家夫妻俩,生完孩子,一个进了雷峰塔,一个出了家,
等出来之后看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己经考上了状元。
一点心都没有操过啊。”
“......”全场寂静。
“呵呵,”长孙皇后等妃嫔纷纷颜面轻笑。
这纪王说话也太有意思了。
李承乾和李世民也不禁莞尔,这个李慎,脑瓜子里面都想的什么?
一天到晚都有不着调的想法。
“行了,别一天总想这些没用的。”
李世民说了一句。
“陛下,妾去弄一些膳食,让慎儿在这里用膳吧。”
长孙皇后站起身,带着一群妃嫔离开了。
“老十,房相让太子交给朕一封奏折,劝解朕不要对吐蕃用兵。
朕听说当时房相本想让你来劝朕,但被你拒绝了。
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世民喝着茶水,对李慎问道。
李慎知道应该是太子告诉李世民的,当时太子也在场。
“阿耶,儿都说了,这件事乃是阿耶和朝廷的事情,儿不方便也没有资格插手。
我跟房相己经说的很明白,青海要邑对我的意义重大。
这件事我不能说什么,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会对我不利。
有事是反对,一定会被御史言官弹劾,说我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利益。
所以,无论是什么结果,儿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李慎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卷入旋涡之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的想法没错,朕也想过,若是你反对出兵,朝堂之上定然会有人弹劾你。
其实朕也想出兵,教训一下吐蕃。
但是现在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很大,不少人都以这些年连年征战为借口,
说国力不足,不能走当年前隋的路。
朕问过民部,这些年东征西讨,征完高句丽,征薛延陀,确实耗费很大。
尤其是这两年对征服的辽东道进行重点的重建和防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了稳固辽东道,减免当地百姓五年的税赋,
又修建了不少的水利,挖河道。
唉~~~现在的税收比以往多了一倍不止,可花销也多了很多。”
李世民最后长叹一声,他也有些无奈,国库没有钱,这仗就没有办法打下去。
以前没有钱的时候,想干什么干什么,现在有钱了,反倒是为了钱发愁。
“阿耶,这样可不行,国库每年的税收都在增加,可是每年都国库都空虚。
这样没有计划的花钱,国库永远都不会有钱。”
李慎听后摇了摇头。
“那你说应该如何?”
“儿觉得应该做好提前的预算,比如,元正之前上报明年要做什么,需要多少钱。
提前做好预算准备,还要预留出应急的钱,若是遭遇外敌入侵,我们需要有怎么办。
若是我们要攻打谁,粮草有没有提前预留。
民部现在就是看钱做事,今年钱多,他们就使劲花,有多少钱就花多少。
这样一来,就算国库的税收在翻一倍也是这样的结果。”
李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种没有预算的花销是最可怕的。
多少钱也留不住。
他们是看着钱在花,而不是有预算的去花。
李世民听到李慎的话后和李承乾一样,都陷入了思索中。
李慎说的这个方法他们很容易明白,而且这种做法好处多多。
“阿耶,儿觉得十弟说的这个确实可行。”李承乾率先说道。
“是可行,但是不知道大臣们会不会同意。”
李世民也很赞同。
不过这种改革的事情不一定能够通过。
“阿耶,民部的水很深,跟各部都同气连枝,这里面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谁都不知道。
但我们是皇家,是这天下的主人,不能因为这一小波人,就枉顾天下所有的人。
还是那句话,让大部分人满意,我们李家就能够长存。
要不,儿去民部搅合搅合?”
李慎希望大唐越来越好,自己好歹也是李家的亲王。
他的意思是去抓几个贪官,也好有一个借口。
不过李世民听后却是摇了摇头。
“不用,这件事你稍后上个折子,高明,你把这件事做了。
这是你的一个考验,不要让朕失望。”
李世民把球踢给了太子李承乾,他可不敢让李慎去搅和,李慎做事从来都没有顾忌,也没有分寸。
这要让他搅和,还不搅和的翻天覆地。
还不如把事情交给太子来做,也能让他看看太子到底怎么样。
李承乾听后表情郑重:
“是,阿耶,儿绝不会让阿耶失望的。”
李承乾内心很高兴,让他做这么大的一件事,这表明他距离继位又进了一步。
他知道这是陛下的考验,想要看看他处理事情的能力。
这件事其实就相当于一次改革,能不能推行下去,看的就是他的能力。
以后他下发的命令会不会也受阻,他有没有能力把命令下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