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转职了?(1 / 1)

蹒跚而行的人群,多数光头赤脚,只有一件布衣和侉子,脸上身上还带着青肿之类的伤痕,显然这段时间过的不怎么好。

“下一个,”

我奋笔如飞的记录着一个个姓名籍贯,身份和位阶,将其中有价值的将被挑出来另册记录。

他们不时扫过来期盼,或是愤怨,或是哀求的目光,都已经让我麻木了。

这次打破五州官军的围山,俘获甚多,光是各地的州兵和团练之属,俘获就多达八九千人,还有前来助战的民夫和义勇、乡兵,没能跑掉的数量则比这个更多一些。

因此,梁山对这些俘获大概可以分作三类来处置,有一定背景的,可以作为交涉的筹码,通过某些渠道与战败的官军进行交易,类似某种政治筹码;普通有身家的俘虏,则可以换成钱财或者其他的物资,算作另一种形式的肉票;至于普通毫无身家和背景的俘虏,就只能留在梁山做苦役了,可谓物尽其用。

如果你是伤员,抱歉了,梁山不会有多余粮食来给你浪费的,补一刀算是痛快的,再不然就图省事,死活直接一起埋了,除非你有不错的身家,或是有价值的背景,才会被留下来养伤。

这批俘虏,可以说是最后一批,他们所属的密州防御使,因为在五州联军中损失最大,连同防御使高尧本人在内大批将领官员,一同折损在攻山之战中,

因此败闻一传回去,州城内就爆发了内乱,几个豪门大族推举留守官员中,职衔最高的一个司马为代太守,然后将防御使高尧一族斩杀殆尽,火速派人磋商与梁山行款之事。

因此,除了少数豪门大族出身或是地方富户背景的将官外,或许还有可能被赎买而留下来外,就没有人理会这些普通军卒了,因此他们最后的命运,就是当作商品被发卖到海外藩去,在夷州或是扶桑的某个大岛庄园中,终其一生。

这也是大多数海外藩在本土行事的某种惯例,自从李唐二次复辟的永泰年间之后,除了岭南朝廷外,大多数外藩就失去了深入内陆发展的欲望和动力,而是改而经营沿海,或是扶持相应的地方势力代理人,然后从中土的战乱中,源源不绝的获得相应的人口和财货。

至少残存的记忆里是这么告诉我的。

但是轮到我所在这支义军身上,又多少有些区别。因为一直在充作辅助役,没怎么沾血,又临阵拿一群官军和重要人物献了投名状,所以被另眼相看,正是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虽然降了,但是大名鼎鼎的登州军,才不需要我们这些杂牌炮灰,于是和那些收降的官军一起,自愿或者不自愿的成为被围剿的对象——梁山寇的驱役苦力。

然后重操旧业,干起来了战场收尸掩埋和分拣伤员的工作,只是换了个阵营而已。

而围山的战事一结束,芦荡水泽边,荒坡野地上,各种驱赶着大车和牲口的男女老幼,开始出现在战场忙碌起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大声讨价还价的身影。

穿丝绸袍子的他们,大大咧咧的站在满是尸骸和血迹的背景中格外显眼,口沫飞溅的指使这自己的奴仆和雇工,将一件件新鲜到手的战利品和财物,变成大车上迅速堆积起来的收获。

据说这些便是梁山寇之中最常见的,似乎无所不在的外藩商人,他们通过某些关系和渠道,几乎把持和参与了,大多数战利品和其他各种军前买卖的出入。

于是我这个义军中,名不正言不顺还没干多久的主簿兼书记、帐房及庶务一肩挑的,被摘出来指派去帮忙,开始了我在梁山众中的生涯。

待到这些事情都暂告一段落后,另眼相看的效果开始体现出来,因为此番战事梁山众的损失甚大,因此将岸麾下这只好容易凑集起来,多少有些战斗力和其他口碑的义军,被不少人给看上眼了。

很快就被挑拣打散补充到梁山各部去,连将岸本人都归入中军所属,给了个副都头的身份,算是另一种恩典和前程,当然有多少实权和含金量,就另说了。

“梁山寇,可是继海内荼毒的五贼之后,炽烈天下的四大寇之一啊,可不是寻常聚散不定的流寇盗匪可比的.”

临分别之时,虽然追逐的一场富贵已然泡影,但看起来满肚子心事的将岸对我叹息道。

“你。。且好自为之。。”

总之,不幸中的大幸,因为某个众口一词却又莫须有的海生人身份,我的待遇居然还会比将岸他们稍好一些,多少是被另眼相看而分检出来继续我的临时职业,却是意外的结果。

当然,我后来才明白,所谓海生人的意义。

所谓的海生人,也就是海外出生的唐人后代,早年类似于某种歧视性的贬义词,专用来指那些各种卑贱出身的外藩封族,或是因为经营海贸而崛起的暴发户之流。

但是随着朝廷权威的衰弱,逐渐没落的豪门勋贵和海外藩的通婚,以及更多参与和渗透本土大陆的事务,而变成一个中性化的独特称谓。

相对于兵火在荒连年,难得片刻安生之地的本土,海外诸藩虽然也有纷争,或是相互攻战不休,但是战争规模要小的多,对于失败者的惩罚和连带的荼毒,也更有底限一些。

主要是因为当初遍设海外藩以开拓外域,采取的是逐级多层的分封制,很多底层藩主都是从地广人稀的蛮荒莽林中,披荆斩棘世代繁衍生息发展起来的,对于本国同种的唐人依仗更多一些。

而另一方面,作为他们治下的土生或是填户的唐人百姓,还有大量来自倭州、新罗、天竺等藩属臣国之地的数等雇工佣奴阶层,可以作为剥削和压榨的对象,所以大多数海生唐人的日子还过得去。

因此,很有些海生唐人,带着家将部曲,回到本土,加入到某家军镇名下效力以谋求出身,或者干脆以义从的身份,游荡在战场中,接受各家势力的雇佣,吃刀头舔血的拼命饭。

据说还有一些人,以来自海外的财力和资源为后盾,则成了这持续了上百年风云动荡的大时代中,阴谋和算计的参与和推动者。

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这口子怪异的海生腔(普通话?),与东土迥然相异的行举姿态,显然我也被归到其中去。

当然海生唐人的范围实在太广了,从浩瀚无垠的东海到碧波万里的南海,从亲熟归化的安南、骠国,到依旧大片蛮荒不化的天竺、波斯,乃至更遥远的南部善洲和泰西之地,都有他们的存在,所以要具体分辨出来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我又能知道这些,显然还是前任给我留下的遗产。

至于我暂时栖身的这些梁山寇.嗯,这些即时感十足的梁山义师,名命和口号,居然是来自数百年前民间私下流传一本禁书,据说为大名鼎鼎的梁公所著,名为《水浒忠义传》。

当然,此梁山非彼梁山,除了本身的名字之外,就没有其他太多关系了。最初只是名为草山上一群不足百人的土贼,因缘际会赶上中原大乱,而在河南、河北中原两大道的交界处异军突起,进而站稳脚跟。

据说梁山寇的这个格局,历史由来和根源可以上溯到百年前,自从乙未之乱后,朝廷内有纷争不断,外有军镇威逼,原本作为国家管理者的中枢,已经自顾无暇,而地方官府也免不了贪渎横行,对于修补疏漕的治河投入几乎就再没有了,其中最早可以上溯到泰兴年间重修的数段黄河大堤,不可避免的年久失修日益颓坏。

于是汛期豪雨一下,黄河就多次改道,造就了大批灾民和盗匪之外,也大大改变了流经地域的面貌,于是原本格局有限的梁山水泊,日复一日的灌积下,日益扩大,变成一个易守难攻的陂泽地势。

然后

大量在乱世中饥荽无食的破产者和灾民,逃奔到这一带,开垦荒田,且渔且猎,逐渐成为梁山寇庇护下的外围势力,虽然这个代价不会轻,他们至少要上缴五到六成的收获,而且还要出役,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地方上,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和加征名目,以及捉差掳丁的风险,总算还可以勉强活得下去。

另一方面,梁山寇背后,还得到的是来自海外乱党的支持和扶助,作为扰乱和牵制青徐腹地的重要棋子和势力,可以从兵甲武备和各色物资,乃至人员训练上的帮助。

同时还具有通过梁山泊连接的水系,和河网陂泽的掩护,向内陆走私各种海外物产的便利。因此不用像普通贼寇一样,全靠抢劫和盘剥来维持,多少维持了一个势力范围内的稳定性。

是以,

发展自今亦是是家大业大,号称纵横黄河两岸,河北到淮上的广大之地,自称替天行道的义师,麾下坐拥前后左右中五军,十二路正将。

又有山内和山外合计七大营,大约有可战之士,万余人至两万多人,此外还有十几只规模不等的附属武装,以山头或是水寨的形式,散布在梁山外围。

其中山外三大营,主要负责南、北、西三个方向的外围据点和附属武装,山内的前后左右四大营,则是日常类似于军民一体的非战斗人员和眷属的管理机构。

平时组织从事各种耕种渔猎等生产活动,和修造营建设等日常维护

最新小说: 我也是皇叔 宦海官途无删减 不原谅,不复合,苏小姐独美 大周夜天子 重生后我把自己的恋爱脑打爆了 我有一座时空之城 三国:起死回生,诸侯的噩梦 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 我反派老祖,从强娶女帝开始崛起 高武:开局弹指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