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http://www.023dn.com/
崇祯完全不明白孙承宗的意思,就算不给他南直隶副总兵的官衔,可是全国这么多地方,无论是哪一个地方的副总兵好像都不太合适,刘毅现在的问题就是不听调遣,而且手下人对朝廷有多少忠心的成分,崇祯也没有把握,显然把刘毅调往边远的地方是不现实的,不说刘毅答不答应,恐怕手下的兵将就会闹事。君不见当年戚家军北调那是因为有戚继光镇着才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可是戚继光一死,戚家军立刻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最终因为军饷的事情发生哗变,然后朝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了他们,如果将戚家军换成青弋军呢,有哪支朝廷军队有把握去平叛,不要最后反被人家包了饺子才好。而且当年的戚继光跟现在的刘毅可是完全不一样,如果刘毅带头的话,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崇祯反问道:“阁老,朕听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究竟给刘毅一个什么官职才比较恰当?总兵不可,副总兵也不可,要知道,他已经是参将,再往上升,不是副总兵还能是什么?”
“漕运协同!”孙承宗冷不丁的蹦出这么一个词。
“你说什么?”崇祯一时间脑子没有转过弯来,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朝堂上一片哗然,孙承宗说的是什么,漕运协同?甚至有的低级官员一时半会还真没想起来这个官职。“肃静!”王承恩吼了一嗓子道,王承恩除了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之外,在朝会之时也有着维持朝堂秩序的任务,眼见下面的大臣一片议论,嗡嗡之声接二连三的响起,王承恩立刻站出来让大家肃静。众臣听见了王承恩的声音,这才纷纷安静下来。
崇祯的脑子也才反应过来,不错,是有漕运协同这么一个官职。说起漕运,这还要从头讲起。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建议设立漕运衙门,统一管理全国的漕运事务,永乐皇帝便同意了他的建议,设立了漕运衙门,这陈瑄便成为了第一任漕运总督。陈瑄此人是当时的水利专家,对于漕运的事情把控可谓是术业有专攻。所以永乐皇帝也非常放心的将漕运事务全部交给他处理。并且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漕运总督必须由勋爵来担任。而陈瑄的爵位正好是平江伯,所以由他来担任是更加合适不过。
漕运古已有之,自从隋炀帝杨广建立京杭大运河开始,漕运就成了中原王朝一项重要的事务,简单点说漕运就是将各地的粮食通过河流进行转运的事务,只不过后来发展到除了粮食之外,其他的物资转运也归漕运衙门管。要说漕运衙门,这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官职。如果是碰到灾年或者是有战争的年份,漕运衙门的权力就要大上很多,毕竟一般都是南粮北调,南边的粮食要想顺利的从长江经过京杭大运河调至黄河沿线,那都是漕运衙门需要协调的事情,这时候粮食的分配,到达的日期就成了关键,也是受灾省份官员升迁的重要考核指标。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陕西受灾,需要苏州的粮食救济,要是没有疏通好漕运衙门,给你晚上那么两天,激起了民变,那可是要丢乌纱帽的。同理,军队也是如此,要是得不到粮食引起哗变那也是不得了的大事。而漕运衙门的头是勋爵,本来就是超品的存在,这样的人即便是军队的人想要推卸责任也很困难。所以漕运衙门没人敢得罪。
可是若是平常年份或者是王朝末期,那漕运就是茅厕里的破石头,没人看没人问,虽说平常时候多少能有一些油水,但是跟一省大员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没事也就没人找你,天天就看着长江,京杭大运河,黄河的水面上船只来来往往,也没什么事情做,有时候漕运衙门会在江上设卡,拦截过往的船只,要他们交过路钱,这样一来,漕运衙门又被文人百姓们骂的体无完肤。要是王朝的末年,那漕运衙门更是属于五军都督府一样的闲置衙门,水面上盗匪横行,谁还买你漕运衙门的帐,而且无一例外的,一到王朝的末年漕运一定是瘫痪。哪里还会有人关心漕运衙门的事情。
就比如现在,崇祯这才想起来,漕运总督好像是新建伯王先通。这可是王守仁的后人,因为漕运总督需要由勋爵担任,所以这个职位便给了王先通,不过王先通这个漕运总督当起来可是真憋屈,天启年间那是魏忠贤一家独大,江河之上都是魏忠贤爪牙的天下,哪里还有漕运衙门什么事情,结果漕运衙门愈发的破败,人员不断的裁汰,说起来漕运总督秩比总兵官,所以也有漕运总兵的说法,可是实际上,王先通那真是狗屁不是,没人理他。到了魏忠贤完蛋,好像天下政治就要清明的时候,朝廷一纸文书,为了彻底杜绝未来有阉党控制漕运的情况,漕运进行分段管理,由江河经过的各布政使司共管,相互监督,名义上归漕运衙门总管。这就跟五军都督府是同样的性质,听起来好像挺大气,但实际上,五军都督府已经沦为了兵部的跟班,要不然成康也不会在五军都督府混日子了。现在王先通的局面就跟当时的成康差不多。而孙承宗所说的漕运协同,就是王先通的副手,级别相当于副总兵,但也仅仅是级别相当于副总兵而已,连王先通都没有实权,那协同能有什么实权?本来漕运总督下面有两个协同,各自分领一个参将营,也就是漕运总督相当于一个下辖一万两千兵力的小总兵。可是因为天启年间漕运荒废,如今王先通几乎就是光杆总督,麾下一个协同也没有,兵丁只有区区一两千人。漕运衙门设在淮安,所以在王先通看来,这黄河已经是真空地带,没有漕运衙门的一点势力,长江上游和中游也基本和他没关系了,最多也就是能管管京杭大运河在淮安附近的段落,还有长江的下游,但是实际上他谁也管不了,长江下游这么多府,都是听南直隶六部调遣,谁理你漕运衙门。
所以当孙承宗提议让刘毅升一级成为副总兵衔的漕运协同的时候,崇祯甚至觉得真要是这么做了是不是会引起刘毅的强烈反弹,毕竟士可杀不可辱,这么大的军功竟然做了个漕运协同,这不是在侮辱他吗?万一刘毅暴怒,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怎么办?周延儒和温体仁也是愣住,孙承宗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是要做什么,这个官给刘毅还不如不给,就算他新军有水师,可是你不给他在南直隶兵部谋职,竟然搞出个什么漕运衙门,试问,漕运衙门难道还能跳过朝廷的管辖,这种边缘化的部门,去了跟没去一样。这孙承宗是什么路数。
徐光启在一边看着孙承宗,脑中不断的盘算孙承宗的用意,电光火石之间,徐光启的脑子仿佛被雷电击中一般,一个念头在徐光启的脑海中升起,徐光启是上海县人,而且又是大明首屈一指的水利专家和军事专家,可谓是通才博士。他考虑问题跟周延儒和温体仁这样的文官完全不一样。他已经明白了孙承宗的用意,漕运衙门在旁人看来是一个无用的衙门,可是这要看在什么人手里,若是刘毅拿到了漕运协同的位子,那王先通不过是个摆设罢了,现在漕运衙门边缘化那是时势造成的,不是大明律规定的,如果按照大明律的规定,那漕运衙门应当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部门才对。这个实力必须要有人来赋予它,如果是刘毅的新军在后面力挺,那漕运衙门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孙承宗让刘毅当漕运协同,这意味着什么,孙承宗是要将整个长江下游全部交给刘毅,如果是别人自然意识不到这里的巨大价值,但是刘毅是什么人,如果让刘毅控制了长江下游的河段和京杭大运河的南段,那么刘毅绝不会仅仅限于在水面上的那点权力,一定会将整个长江下游沿岸全部整合起来,再加上青弋军的水师,别人不知道其中的门道,徐光启可是从余大成的战报里读出了蛛丝马迹,那分明是一支极其强大的水师,甚至比起福建,浙江这些沿海水师都是不逞多让,绝不是以一卫之力可以估计的。那这个漕运协同就会成为实际上的南直隶副总兵,节制南直隶的南部。孙阁老这一招以退为进端的是好计策啊。
“唔,诸位爱卿可有不同意见?”崇祯询问众臣道。“微臣附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多让刘毅磨练磨练也好。”众人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不是徐光启还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