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灵魂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前世就有无数哲人试图弄清楚这到底是什么。
受前世教育的影响,水木更倾向于物理主义是必然的。将心理与物理、身体与心灵统一起来理解;将心理学看做成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并试图加以解释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以物理的科学观,将所有心理的、精神的甚至是灵魂的现象还原,才能研究出统一的理论。直到水木穿越之前,都对其丝毫没有怀疑。
穿越后很长一段时间,水木也试图去探索精神与身体之间的联系。正因为有查克拉这种神奇东西模糊了虚幻与真实的界限,让自己一度以为找到了其中的关键。
只是将近一年的探索,成果聊聊不说,甚至很多固有的观念都崩塌了。对从小就接受并坚信辩证唯物主义的水木来说,要去探索精神与灵魂的力量,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
直到最近,水木才放弃了彻底搞清楚意识与精神这种东西的想法。量子意识、量子纠缠和叠加作用?好,以水木的学识,也就只知道这些名词而已,至于研究,至少需要百年难得一见的绝世天才穷其毕生精力说不定才有所建树。这些麻烦的问题还是交给真正的聪明人去想好了,自己只要知道怎么用就行了。
八岐之术,就是大蛇丸数十年研究的精华所在。
纵观大蛇丸的一生,其思想变化极大,小时候也算是一个天资聪颖的热心少年;但在连年战乱中,渐渐失去了幼年的天真,血与火的洗礼让他变得自私与唯我,对未知的好奇、对死亡的恐惧让他走上歧途,蛇仙术、咒印、不尸转生、八岐之术、秽土转生等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奇迹都被他实现;接受自己所有传承的药师兜最后的失败,让其放弃了曾经可笑的想法,转而痛改前非、重新洗白。
当然,最后一条还存疑。
虽然大蛇丸实现了既定目标——永生,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始至终就没有一个让其坚定不移地贯彻的信念。八岐大蛇确实是大蛇丸的执念没错,但是其根基却不是执念,而是的大蛇丸的自我认知。
执念也是精神的一部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在查克拉的影响下,意志坚定的人更加容易将执念的力量显化出来。
力量的大小不是关键,执念是什么也因人而异,大蛇丸将自身存在的唯一性作为根基,并潜藏在咒印里面,才能做到化身无数,除非所有咒印都消失,否则就不算是彻底杀死他。
这其中最危险的一点,就是界定自我认知的边界。
大蛇丸本体的经历,天之咒印里面八岐大蛇的所见所闻,各种分身的记忆,甚至是不尸转生吞噬的他人的执念,全都被大蛇丸当做自身的一部分。
充分肯定自己的存在,明了人性是逐渐变化的,接受自己的每一个转变。但是有一点是不认可的,那就是虚假的记忆和强加的思想,比如幻术;又或者自然能量的侵蚀,比如有风险的仙人模式。
“自我认知的范围界定么?”
水木本体有些犹豫地问道,
“我知道所有的实体分身都想过这个问题,但你们从来都没有提醒过我!”
身后的实体分身正关注着不远的前方,
“我们可以想,你知道也无所谓,但就是不能由我们提出来,否则,你会不会认为我们别有用心?”
已经有一个实体分身的思维发生了偏差,还差点酿成大事故,实体分身的可信度一直存疑。
“你认为大蛇丸的说法可信么?”
“我想你早就知道答案了,只是一直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而已。”
“是啊,虚伪的是我自己。”
水木本体喃喃地说道,
“虽然前世的经历还没有遗忘,但我已经渐渐记不起前世的名字了。”
有些词汇,不经常使用的话,会变得陌生。如果再有人用前世的名字称呼,自己都不一定能立刻反应得过来。
“我现在叫水木,我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姓氏——林。”
分身等水木本体自言自语说完之后,然后插言,
“人类接收外界资讯靠的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再加上直觉,就是我们观察这个世界、形成自我认知的所有感官。前世没有超凡力量,所有的感官反应都靠神经信号传导,传递的速度极快,无限接近光束,但这也是有时间差的,也就是说,思维与感官并不同步。因为超凡力量不存在,身体的一部分离体之后,自然而然就不会被认为是自身的一部分了。”
“但忍界不一样,影分身是作为自我意志的延伸被创造出来的,这里面确实有一些的风险。身为本体的你,有一个和忍界原住民完全不一样的观念,从来没有把影分身当做自身的一部分,而是当做刀枪棍棒等工具。意识不同步?哪怕你本体的触觉和思维也有时间差,影分身的差别只是将这个时间差放得很大,至于风险……”
分身有些无奈地说道,
“就好比一只手,里面的每一个细胞都有极小的可能发生癌变,但是你能把这只手不看做自己的一部分?”
“穿越这么久了,你已经习惯了许多的事情,饮食、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道德观……但是唯有一样,你还没有学会怎么给自身做出准确的定位,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导致你一直在精神层面上钻牛角尖……”
就在这时,不远处,一个上了年纪,但是精神还算健硕的老者出现,抱起了地上襁褓中的婴孩。
“孤儿院的院长又换人了!”
“你的余生已经无法还给你了,只能以这个方式让你重新来过。”
剥离“虎之咒印”,连原水木空白的灵魂也一并撕裂,思虑良久之后,水木还是决定稍加弥补。
“走!”
和过去的自己最后道个别,以后就是全新的世界了,
“你的建议我也会好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