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姜黎的党羽,也是他在人族的根基。党羽被灭,等于是根基被灭,如此,姜黎在人族,哪里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这时,为了谋求发展,反出人族,投奔蛮族,并非没有可能。 剪除姜黎的羽翼,迫使他在人族没有立足之地,从而加入蛮族,这才是蛮族强者来此的目的。 所以,他的目标一直很明确,那就是不与姜黎正面抗衡,而是想办法削弱其势力。 说实在的,这才是最正确的办法。姜黎的实力有目共睹,就凭他们这些人,就是一拥而上,也不见得会是他的对手。 反倒是姜黎的羽翼,实力肯定不如姜黎,无疑要好对付许多。 此举,即避免了正面对上姜黎的风险,又能削弱他的实力,简直是一举两得,也是最正确的做法。 可奈何,蛮族强者心知,就算自己说了,众人也不会听。因为众人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斩杀姜黎。 至于这一战是赢是败,皆与他们无关,杀了姜黎就是成功,杀不了就是失败。 …… ………… 就在各方势力,商议对策与调集兵马的时候,姜黎已经集结好大军,一路浩浩荡荡的朝冀州而去。 有苏国,就位于九州之首的冀州。不得不说,夏朝对有苏国,那是真的没得说,直接将他们迁人了人域最为富饶的冀州。 这可是九州之首,禹皇的龙兴之地。人族对有苏氏,可谓是仁至义尽。饶是如此,有苏氏仍旧选择背叛人族,这人族上下,谁听了不愤怒? 所以,有苏氏完蛋了,谁也救不了他们,哪怕大商没能灭了他们,后续取代大商的周国,也要出兵灭了有苏氏。 此乃维护人族大义之举,除非放弃人族大义的旗帜,不然无论是谁成为天下共主,第一件事都是攻打有苏氏。 相比较于敌人,叛徒更加的可恨。而恩将仇报的叛徒,则更可恨。 有苏氏于人族而言,就是恩将仇报的叛徒,不将其踏平,实难出心中恶气。 “启禀君侯,有探子传来消息,说东夷最近行动诡异,似乎暗中派遣人手,前来援助有苏国。” 大军才刚刚离开大商境内,黎风就匆匆跑来,朝姜黎汇报道。 人域虽然以大商为尊,但这不是说,大商在人域就没有对手了。还是有的,除了那些蛮夷之外。 大商,甚至可以说所有诸侯最大的对手,就是东夷部落。 东夷部落,这是人域仅次于大商的势力,同时,他们也隶属于人族,与大商诸侯一样,都是三皇五帝的后裔,流着相同的血脉。 只不过,相比较于大商,东夷部落完全是旧时代的残党,依旧坚持部落制度,其首领,也是遵照夏朝之前的禅让制,用众部落之主共同选出。 总之,因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从夏朝起,为了争夺人族正统的名分,东夷部落就与中原征战不休。 双方的战斗持续了数百万年,一直都是东夷部落输,是故,这人族正统的名分,也一直在中原各国手里。 不过,东夷输归输,但损失并不大,所以每次战败后,很快的就能卷土重来,开启新的战端。 就这样一直输,一直打,双方疯狂内耗,以至于实力一起跌落,一日不如一日,然后被祖地捡了便宜,一跃从人族权力边缘,成为人族实际的领导者。 真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大战数百万年,全便宜了祖地。 “有苏国背叛人族一事,虽无证据,但也可以说是确凿无疑了。” “东夷部落虽然与大商有仇,可终究还是人族的一份子,他们为何相助有苏国,莫非也准备叛族不成?” 听到黎风的禀告,姜黎不解的问道。东夷想给大商添麻烦的心思,他可以理解,但掺和这种事,委实有点不适合了,这不是落入话柄吗? 太不智了。 “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本来东夷是不想掺和此事的。” “可在听到此次出兵攻打有苏国,是由君侯挂帅后,不过两三日,就有一队人马秘密离开东夷,前往有苏国支援。” 黎风犹豫一二,面有迟疑的回答。 “东夷的九黎族人对我不满,想要试试我的实力?” 见黎风如此,姜黎初时不解,可是稍一深思,就明白了他迟疑的原因。 怕是前来支援有苏国的人马,乃是先前逃到东夷的九黎族人。 东夷是有九黎后裔的,这点毋庸置疑。甚至就连蛮族,也有一部分九黎生活在其中。 当年九黎古国被破,虽然大部分九黎后裔都沦为奴隶,可仍有部分逃了出去。 这部分逃出去的九黎后裔,有的跑去投奔东夷,准备借东夷之势,伺机反攻周国。 有的则是被其余姜姓诸侯接走,融入其中,不复九黎之名。 而也有一部分九黎后裔,怀揣着巨大的怨恨,跑去投奔蛮族,准备引蛮族入人域,将周国,乃至祖地上下全数屠杀殆尽。 说来也是可笑,这三支逃出去的九黎后裔,过得一个比一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