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小说 http://www.023dn.com/
第696章返京
朱厚照对召见邢观的过程很满意。
甚至有种觉得这样的人才发现的晚了。
因为产业、市场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后世人都记得英国诞生了蒸汽机,然而在出现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以前,英国人已经有了百年的产业发育期了。
简单的讲,蒸汽机今天提高了生产力,短时间内产出大量产品,可卖不出去有什么用?这样的机器第二天就会被商人扔进仓库,变得无人问津。
所以从大机器到大发展,这不是完整的逻辑链条。
全部的逻辑链条应该是稳定的政治环境、重商的社会环境、庞大的市场需求、成熟的销售网络,之后才是大机器的产生,然后大发展。
因为大机器的发展,所以带来了各类工具的革新,提升了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又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更为关键的是,大生产需要精密的协作分工,需要各类人才,这个过程中又完成了人才的训练。
如此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英国人当年是如此,美、德的工业化也是如此,直至后来的数个成功工业化的国家无不是如此。
否则,蒸汽机这种老掉牙的机器都诞生几百年了,为什么到了二十一世纪全世界还是只有少数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呢?
令朱厚照感到振奋的是,竟然有一个大明的官员在向他灌输发展棉纺织业的重要性。
说明他用开海的实践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成功影响到了新一批当代的官员群体,海商、贸易以及带来的改变开始动摇人们最初的观念,并逐渐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强大的途径。
这次南巡他本以为只有一个喊出‘重孔孟轻奇技’的关延卿,没想到最后在宁波还有一个和他大谈产业的邢观。
此外,这些远不仅仅是观念这么纯粹,其背后是一群实实在在的利益群体。
十年以来,上至皇帝,中至平海伯等一众勋贵、当地以仕途进步为目标的众多官员,下至具体的每一个商人、平民,大量的白银流入让这个群体变得富裕,并依赖于这条商路。
“……朕记得当时离开山东时,是让关延卿任了杭州知府是不是?”
皇帝在宁波行宫里一边摘落花瓣,一边和尤址闲话。
尤址则没想到皇帝竟然还记得那样一个小知府。
“是,陛下还交代过,若是过了一年他干的不错,便向陛下禀报。”
“嗯……”朱厚照少见的纠结起来,他生出一种心思就是将邢观带回京城。
可伍文定的身边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
英国人搞左手大炮,右手贸易,这两只手缺一不可。所以伍文定和邢观也是少谁都不可以。
关延卿呢,还是年轻,先前是知县,现在还只是杭州知府,拔苗助长也不是什么好做法。
所以说朱厚照略微显露出愁容。
心情不佳,再加上出来了这么多时日。
正德十年八月四日,皇帝下旨回京。
这期间路上再不做停留,大概八月底就可以抵达京师。
在天子圣驾离开后的第十天,伍文定率领四十座战船,共六千余名士兵正式自宁波港起航。
他们方向是东北!
……
……
京师八月末、九月初已经入秋。
杨一清和王鏊在夜半时分被人敲醒,来人提醒:皇上明日简行入京,不得过分扰民,同时在京大员一律于午后入宫,于奉天门外候旨。
朱厚照在今天起了个大早,他选择凌晨入城,尽量不引起旁人注意。
因为他的队伍实在庞大,光是一路护卫他的神武卫就有上千人,此外还有外国使臣所献的十名美女呢。
刚刚回京,诸事繁多,朱厚照的心思还不在她们身上。
这种季节早上已经有些微微的冷了,冻得他整个人睡意全无,“靳贵啊,你辛苦点,把谢丕和景叫过来,捡这两个月重要的奏疏拿来给朕看。一批一批的拿来,这样朕可以马上开始看。”
靳贵自然应下来,不过他还是缀了一句,“陛下,也不差这半日,是不是待歇息好了之后再阅不迟?”
朱厚照搓着手,“不,朕不想睡,快去吧,朕已经传旨午后要见大臣,所以该看还是要看。啊,尤址,早膳除了给朕的,不要忘记他们。”
“是!”
身边的两个人随即都领旨而去。
朱厚照自己在乾清宫的暖阁里转悠两圈,多日不见,竟有些想念起来,接着他爬上自己的软塌,随意的翻了翻上面的东西,外面呢,渐渐有些光亮,想必天也快亮了。
他估计今日奉天门之议,大部分还日本国之事。
所以依然呢喃着:要是邢观在就好了。
实际上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更激烈一些。
皇帝出巡一次,宣布了两场对外战争,几乎没有和朝中大臣进行过仔细的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