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楼梯传来的脚步声,前台工作人员下意识地往这边看,发现是309的客人和刚才的老太太一起走下来,其中一个前台立刻说:“小宋同学,你要出去吗?”
宋清清点头,“是的,张姐姐,一会就回来。”
“可是刚才你身边的那些大人出去的时候,专门叮嘱过,让你不要离开招待所。”
陈老太太再次急了,正准备说点什么的时候,却意外地听到宋清清笑盈盈地说:“没事儿,我就把老太太送出去,一会儿就回来。”
就这样,陈老太太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磨嘴皮子,终于如愿以偿地把宋清清带出招待所。
出门的时候,可能是心虚的原因,陈老太太还偷偷地打量了一眼站在旁边威严的哨兵。
同时心里还在盘算着,希望她那个向来喜欢自作主张的女儿这次能够听话,把动手的地点选择在中山路路口那里,而不是提前到前面的路段,万一有什么差错,招待所的哨兵跑过去怎么办?
一路走过去,陈老太太的心是前所未有的七上八下,她隐约觉得今天之后,她的生活不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种七上八下很多年前也曾经有过。
陈老太太坚信肯定是好的变化……毕竟这么多年以来,老天爷都是偏向于她。
就比如当年,本来去大户人家当佣人的其实并不是她,而是她的邻居。
那个邻居和她年龄相仿,把家里全部的家当都卖了,才凑够亲爹的一口薄棺材。
她象征性地慰问了一下同龄人,“你这没爹没妈的以后该怎么办呀?亲事对方还不认。”
邻居拿出一个吊坠说:“我爹临终前给我的,他年轻的时候救过一个人,对方给他的。说是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去找他们。我爹让我拿上这个,去投奔他们,以后总归有饭吃。”
第二天他们村里又多了一个话题——村东头的屠夫死后,他的女儿跳河自杀了。
陈老太太拿着那个吊坠,心里七上八下地离开了村子,一路向南,找到那个大户人家,拿出吊坠。从此以后,她的人生果然变得很不一样。
陈老太太几乎陷入回忆中,机械般地往前走,根本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宋清清时不时在打量她。
走到中山路的路口时,陈老太太看到前面一辆面包车,顿时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陈老太太默默地在心里说:你们别怪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活下来,为了活得更好,很多人做的事情比我还过分。再说了,宋清清去了港城,也是过上少奶奶一样的生活,不算亏待她……
靠近面包车的时候,陈老太太突然抓住宋清清的手,以防她跑掉。
就在这时,面包车也打开,两个凶神恶煞的壮汉伸出手,分别抓住宋清清的左右两边胳膊。
在被他们带上车之前,宋清清反手用力抓住陈老太太。
两个壮汉拽着宋清清的胳膊,宋清清的手也牢牢地抓住陈老太太。
陈老太太被狠狠地带倒在地,脸几乎是整个砸在地面。
面包车里的人当然不会尊老爱幼,把目标人物拽上车,就不再管那个老太太的死活。
面包车扬长而去,陈老太太疼得嗷嗷叫。
热心的路人凑过来,“老太太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抢走了你孙女?”
“天哪!传说中的光天化日之下,抢女孩的事情真的有啊!”
“赶紧报警呀!”
听到路人这番议论,陈老太太忍着疼,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连忙摆手说:“不是的,不是的!不是抢女孩,是她妈妈在医院病危,赶紧带她去医院看最后一眼。”
路人将信将疑。
陈老太太满脸是血,却不自知,继续铿锵有力的编造谎言来解释。
路人大概是被陈老太太面目狰狞的样子给吓坏了,纷纷绕道走,决定不再管闲事。
围观的人散开后,陈老太太油然而生出一阵成就感,只不过这种快乐不到几秒钟,她脑子里突然浮现刚才宋清清被拽上车之前,回头看她的表情。
宋清清脸上根本没有一丝慌乱,甚至还对她嘲讽地笑。就好像是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她只是配合他们演一场戏。
不会?宋清清凭什么知道他们的打算?
陈老太太顿时有些慌,她努力地想从地上爬起来,往面包车离开的方向走去,但是站起来之后才发现,她的腿好像骨折了。
意识到这一点,陈老太太顿时疼得嗷嗷叫,“救命啊!”
但是这一次,路人只是远远地看着,生怕被讹上。
其实陈老太太的预感一点也没有错,宋清清确实只是配合他们演一场戏。
面包车才开出两个路口,突然就被路障挡住。他们正准备往后退,绕道另外一条路,结果却发现后面也被人挡住了。
等他们意识到不对劲,想要弃车弃人逃跑的时候,路边突然涌出很多埋伏的警察。
车上的人包括陈艺芳和鲁卫明,还有实施抓人的人不法之徒,全部被带回了警局。
江东辉跑过来,上下打量宋清清,“小宋同学你没事?”
“我没事!”宋清清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因为她知道,从今天开始,她的户口就有希望脱离那一家人。
这个年代无论是工作还是上学,户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她就算是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家里不能提供户口本办理户口迁移,后续还会有些波折。
最主要的是,宋清清一丁点也不想和这家人有任何牵扯,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独立的户口,从某种程度上和那家人脱离关系。
这两天,在房间的窗台上,宋清清其实早就发现了陈艺芳和鲁卫明躲在招待所对面的大树后面鬼鬼祟祟的身影,她预感到他们肯定在密谋什么事。
宋清清用几块大白兔奶糖,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假装路过陈艺芳和鲁卫明身后,听他们说话,然后再把话复述给她听。
虽然孩子不能一个字不变地复述他们的话,但是也足够宋清清推测出他们的目的。
于是,宋清清将计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