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谁不知道噶爷和巴爷俩人不和,明争暗斗的。再让侦缉队立功那还乡团不如买块豆腐撞死得了,还有啥脸面见备御大人?还不得让侦缉队那些家伙笑掉大牙?
王长水和李丁走后,后勤方面的杂事就都落到了杨林头上,还好孙广还能帮些忙,不过这也让他每天忙的跟个陀螺似的。尤其是投石车、弩炮操作人员的训练,更是牵扯了他大部分精力。
好在彭义这家伙痴迷上了火炮,以各种借口不返回镇江,留在叆阳成天跟炮兵们混在一起。顺带着也帮杨林训练投石车和弩炮的操作手们。
投石车手和弩炮手大部分都是从城中壮丁里挑选的,由伤残或在籍的官兵担任他们的伍长和什长。看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多少也得有点儿悟性。
在彭义眼里,投石车和弩炮那是仅次于火炮的利器,因此他又痴迷上了这两种武器。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时间他就围着它们琢磨和研究。
投石车和弩炮的操作人员也是要经过训练的,否则上了战场根本就发挥不出效用。所以杨林又多了一项要忙的差事,每日都要指导操作手们训练。
杨林认为这些操作手属于“技术型”人员,不能白用。所以定下了每人每日二十文钱的薪酬,而且还管三餐和住宿。这样的条件听着一般,但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例如牛大壮这样的青年,只要节省一些,这二十文钱完全可以满足他和妹妹每日的开销。
彭义和火炮手们对杨林那个目测法眼馋的不得了,每次见面都软磨硬泡的要学。可这个目测法需要会数学计算,否则根本学不了。再说这方法属于概略算法,每个人算出来的结果都会不同。用它来测距不能保证火炮命中率是百分之百。可即便如此,这个目测法也绝对是领先这个时代的。
杨林被逼的没办法,只得给他们上课。这个目测法的计算公式和步骤对后世的人来说很简单。可对没有数学基础的炮手们来讲简直是听天书,许多人听的是蒙头转向不明所以。不过还是有三两个人能大概明白其中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而彭义就是其中之一。
杨林的授课不仅仅限于目测法,还有弹道、诸元、观瞄、火力等涉及炮兵的内容也都详细讲来。这个过程困难重重无比艰辛,那情景就好比后世家长辅导孩子学习一样,什么歇斯底里、咆哮嘶吼、狂躁暴怒都上来了,简直是惨不忍睹。
杨林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知道就是再难也得教。不管几人能听明白,就是填鸭式的往里猛灌。否则自己要建立一支强大炮兵的梦想就永远不会实现。
炮手们上午听完课,下午就上校场实际操作。他们还帮着训练投石车手和弩炮手们。因为他们知道,要想守住叆阳战胜进犯的后金军,这些武器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十二月二十七日,离新年元旦还有几天。杨林带着张魁武、马勇、赵海臣等几名部下从天华山察看密营回来。他策马奔上城外三里处的一座小山包,看着防御体系初成的叆阳城,心里还是不够满意。
三天前老天爷不再眷顾叆阳军民,一改近两个月的温暖冬日,突降暴雪,仅两个时辰就深可及膝。同时气温骤降让宽阔的叆河都被冻实了。
地面更是冻得邦邦硬,一镐刨下去只留下一个白点。这就导致内城壕和内城墙的构筑工程无法开工,众多的街垒工事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即便城上的平顶墙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这离杨林的预期还差的很远。杨林对此也是没办法,天不作美谁来也是干瞪眼。
自从雅尔古寨回来后,杨林就时刻防备被后金偷袭。为此他向叆阳之外和敌境放出了大批斥候。这些斥候按远中近分成三层。最外层离叆阳三天路程,中间层是两天路程,最里一层是一天路程。这还不包括城外往来巡逻的斥候。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立刻就能得到消息。
不过也不知后金方面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就仿佛忘了被杨林“打闷棍”这事一样,一直平静的很。即便王一屏和戴集宾等人被捕,也没发现有后续细作到来的蛛丝马迹。
杨林知道这种平静的背后一定酝酿着巨大的风暴,一旦爆发将是不可轻视的洪流。所以他始终在抓紧一切时间备战,避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杨林在马上还在思忖着,忽有斥候来报:“启禀杨备御,离城五十里有一支队伍向咱们叆阳而来。看旗帜是沈阳经略标营的。不过在他们身后跟着数千百姓,男女老少都有。所以苏赫巴鲁首领请示您怎么办?”
熊廷弼来叆阳期间,杨林也把苏赫巴鲁和莫日根的事说了。得到了可将他们提升为把总的答复。而任命的文书要等他回到沈阳后再发过来。所以士卒们还是以原先的称呼叫他们。
“哦?”杨林一皱眉。熊廷弼走时说了,为加强叆阳防御力量,会从经略标营中调一部分人马给他指挥。不过身后跟着大群百姓是怎么回事?他们不知道叆阳随时都会打仗吗,这个时候来不是添乱吗?
“你去找孙广孙书吏,让他火速安排人手在城外搭建草棚和粥棚,准备接纳这些百姓。另外再告诉苏赫巴鲁,让他接触上对方核实他们的身份和目的。如是经略标营的就为他们引路!”
“遵命!”斥候一抱拳,转身打马离开。
杨林又对张魁武等人道:“我们也速速回城,不管来的是谁都不能疏忽大意!”
“诺!”众人回应一声,纷纷打马跟在杨林身后奔向叆阳。
下午时分,苏赫巴鲁再次传来消息,证实这支队伍就是沈阳经略标营的官兵,奉辽东经略熊大人的命令增援叆阳。按照行军速度将于次日到达。
果然在第二天上午,经略标营的队伍出现在城下。只见队前是骑兵开路,后面跟着步兵和辎重车辆。最后跟着许多衣衫褴褛的百姓。早在城外等候的杨林率张祝、张魁武等人上前迎接。
只见经略标营的官兵多为步兵,少数为骑兵。着鸳鸯战袄和笠形盔,其中火枪兵占了总人数的四成左右。行进间行伍有序步伐一致,无人顾盼喧哗。可见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经略标营的总兵力在五千左右,是熊廷弼的直属部伍。历史上明军在广宁之战失利后,就是这支队伍护送十数万百姓撤向山海关。而这支队伍最后的结局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估计避免不了遣散、整编、覆灭和投敌这几种结局。
看到杨林等人上前迎接,一名年约五十多岁的文官打马奔出队伍,上前大声问道:“请问那位是叆阳备御杨林?我奉辽东经略熊廷弼熊大人之命来此增援!”
杨林忙抱拳施礼道:“在下就是叆阳备御杨林,敢问大人尊姓大名?”
中年文官闻言翻身下马,回礼后道:“本官张春,现任辽东盖州兵备道,率经略标营一千人马增援叆阳。经略大人让我转交给你一封信,同时还有这些公文也一并转交给你。”
杨林知道张春这个人,他是陕西渭南人,生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中举,除了施政能力较为突出外,军事才能也较为出众。崇祯四年,他与总兵吴襄、宋纬率军四万增援锦州,于大凌河遭遇后金军,挥军杀敌前锋副都统和备御。
后在吴襄等人率先败逃的情况下,他收集溃军立营反击,杀敌军佐领以下十几位大小官员,最后寡不敌众战败被俘。皇太极爱其才能,多次劝降未果。便将其囚于沈阳十余年,至死未降。
“张大人,晚辈早就听闻过您的大名。今日一见真是相貌堂堂、满身正气,幸会幸会!”杨林对于这样的人是极为敬佩的,接过信件和公文后再次抱拳施礼。
“杨备御,你太客气了。敝人不过是一介布衣,承蒙陛下和朝廷垂青,以举人之身位居要职。至今毫无政绩建树,实在是惭愧得很!”张春没有官架子,说话的语气也是很直白诚恳。
杨林则笑道:“大人您太谦虚了。经略大人能派您来,就说明您颇有才能。”
张春闻言不置可否,指着杨林手中的信道:“经略大人说里面有些事要你早些知道才好,你还是先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