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飞机的呼啸声,震惊世界的英伦攻防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率先展开的自然是激烈的空战,下方就是各自的海军舰队,现在已经容不得双方退缩。
天上的飞机在激烈厮杀,下方军舰也在进行生死对决。大陆联合舰队已经和皇家海军混战在了一起,决定两大阵营命运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神圣罗马帝国参谋长摩尔克斯已经亲临前线,指挥多国联军作战,皇储腓特烈更是亲自担任联军总指挥。
光看规格就知道,这是一场只准胜利,不许失败的战争。
事实上,这样的人事任命也是被逼无奈。联军总指挥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担任的,能力是其次,关键在于身份或者是威望要足够高,能够协调好盟友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人神罗自然不是没有,只不过考虑到‘‘功高震主’’之后,可供选择的余地就不大了。
理论上来说,弗朗茨自然是最好的人选。凭借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威望,只要弗朗茨往那里一站,谁都得乖乖的,没有人敢跳出来扎刺。
遗憾的是现实不允许,战争时期国内需要协调的地方更多,离不开皇帝坐镇。
在这种背景下,联军总指挥的位置,很自然的落到腓特烈头上。
反正联军总指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各国联军之间关系,具体军事指挥有专业人士负责。
如果仔细研究神罗各个战场的人事任命,就会发现南洋、中美洲、近东等主战场上,最高军事指挥官都是皇族。
从这方面来看,本次战争也是神罗皇室在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没有闹出幺蛾子,主要还是弗朗茨在上面压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皇帝出手够大方,收买人心连底层官兵都照顾到了。
现在大家都想着赶紧打赢战争,好快点儿分赃,权利不权力的可没有封地香。
大势如此,即便是个别人有其它想法,也只能在心里憋着。
帝国的效忠对象本来就是皇帝,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不是新思想短时间就能够冲击垮的。尤其是在贵族体系依旧处于巅峰的神圣罗马帝国,影响就更小了。
军方都没意见,政府就更不能有意见了。在神圣罗马帝国,军政分离可不是一句玩笑话,敢向军队伸手的政客,早就凉凉了。
头一次指挥百万大军作战,尽管只是负责协调各方关系,腓特烈也感受到了压力。
不同于上一次的镀金,现在可是要做事的。十几个国家的军队齐聚一堂,光捋顺其中的关系都困难重重,更不用说一起联合作战。
如果单纯计算战斗力,这个时候的1+1已经不等于2了,能够有1.6都算是配合的好。
并且还是参与联军的国家越多,联军的战斗力就会被削弱的越厉害。本质上来说,这次进攻英伦三岛就是带着一帮猪队友在打仗。
甭管猪队友多坑,联军还是必须要有的。即便是弹丸小国摩纳哥,都派出了一个连过来凑数。
除了战场上需要炮灰外,更多的还是政治需要。
从长远来看,现在捆绑的国家越多,未来压制反噬的力量就会越大,战后新建立的国际体系就会越稳定,神圣罗马帝国的霸权自然也会越巩固。
加来联军指挥部,望着来回穿梭的作战参谋,聆听者‘‘滴滴滴’’的电报声,养气功夫十足的腓特烈,也没来由的感到一阵烦躁。
焦急的等待是最熬人的,还不如亲临一线观战。只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观念已经在腓特烈脑海中扎根,由不得他任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战场上的交锋也越发的激烈,英吉利海峡已经被硝烟所笼罩,海水都变了颜色。
炮火声压过了潮水声,震耳欲聋。不时还有飞机坠落,拍打着海面,激起朵朵浪花。
海面上的厮杀,更是凶残万分。轰鸣的爆炸声,诉说着大炮巨舰的容光,翻滚的大浪倾诉着落日的余晖。
这是大炮巨舰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大炮巨舰由盛转衰的开始。航母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海战模式。
大西洋的风浪,也只能为大炮巨舰续上这最后一波命。英吉利海峡之战,注定要成为大炮巨舰的绝唱。
双方共计四百余艘战舰,直接摆开了驾驶进行对轰,仿佛是两个决斗的骑士。
不管精神有多疲惫,也不管身上的伤有多重,为了骑士的荣耀,双方均是死战不休。
在激烈的混战中,两边舰队均没有了阵形。挨炮这是小儿科,战斗进行到了现在,几乎找不到一艘毫发无伤的军舰。
某些倒霉蛋驱逐舰、巡洋舰,不小心卷入了战列舰对决中,那场面是一个凄惨。甚至有霉神附体的军舰,直接被拦腰截成两段。
在血与火中,双方都杀红了眼。大家的思维都陷入了停滞,脑海中只有一个目标——干掉敌人。
某些暴脾气的,在舰体严重受损后,甚至直接驾驶着军舰撞了过去,场面异常的悲壮。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沉没的军舰都在不断增加中,真实演义了“一将功成百舰沉”。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皇家海军虽然素养最高、战舰更多,可在无畏舰数量上却少于联军。
大炮巨舰时代,本来就是谁的军舰更大、火炮更犀利,谁就更占优势。
为了缠住神罗海军中多出来的无畏舰,皇家海军只能以三五艘普通战列舰,冒着被击沉的危险去缠斗。
凭借娴熟的战术配合,双方也是打得有声有色。大陆联军的无畏舰数量优势,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没有办法,拉上各国海军一起上战场,军舰数量是上去了,可战术配合却难以为继。
看似是在联合,实际上大家还是在各自为战。本国的舰队配合还行,一旦和盟友们联合作战,就变成的非常拙劣了。
单从海面上的交锋情况来看,整体上就是旗鼓相当,谁也无法一看看出,哪一方会成为这次海战的最后赢家。
相比海面上的焦灼,空战就要清晰的多。单丛坠落的战机数量上来看,大家也知道谁占据了上风。
差距始终都是差距,不是靠几句口号、几句忽悠,就能够弥补上来的。
不过相比之前的伦敦空战,现在的英国空军明显成熟了很多。战斗刚刚爆发就一拥而上,险些凭借突然爆发的数量优势,反推神罗空军。
可惜还是差了最后那么一丢丢,伴随着后续的战机赶来,这种优势很快就得到了逆转。
最初取得的先机,很快就被消磨殆尽。战斗进行到了最后,只能靠一腔热血拼命牵制着。
大海中下起了饺子,有飞机馅儿的、有军舰馅儿的,其中还有多种细分口味,令海洋胃口大开。
天气渐渐暗淡了下来,战场上已经很难清晰锁定目标,双方不得不鸣金收兵。
此刻的海面上已经是一片狼藉,黑夜拯救了交战双方。只不过明天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
停火之后,双方各自派出搜救船,打着探照灯救援落水官兵。无分敌我,只要活着的都捞上来。
此刻大家都没有战斗的心思,就算是遇到了,也会假装没看见,然后各自走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搜救船上没有武装,总不能上去对撞吧?
午夜时分,还在指挥部苦苦等待的腓特烈皇储,终于拿到了白天的战斗报告。
海战没有输,对大陆联盟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没错,大家的要求就是这么高。
对大陆联盟而言,海战赢不赢无所谓,只要能够保持不输,或者说不输得太惨,那就是战略上的胜利。
只是在看过战报之后,腓特烈就高兴不起来了。
两败俱伤本来是一个好消息,大陆联盟的工业实力更强,军舰补充速度更快,拼消耗绝对没有问题。
可是有盟友被团灭了,并且还不只一家。
在白天的战斗中,黑山、撒丁、两西西里、比利时四国海军全军覆没;希腊海军只剩下一条驱逐舰,北欧联邦海军也是伤亡过半。
上述国家的海军,本来就没有几条船。即便是一起团灭,在军事上影响不大,可政治上的影响却大得去了。
作为联军总指挥,腓特烈现在就需要给苦主们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
损失惨重的希腊和北欧联邦也就罢了,战场上炮弹无眼,要怪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大不了战后分赃的时候,多给几条军舰补偿就是了。
可对团灭的几国,就不能这么敷衍了事了。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全军覆没,不让盟友们多想都难。
想要大家接受现实,起码要证明白天的战斗没有拿他们当炮灰,全军覆没也是正常战损。
遗憾的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