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笑呵呵的道:“不对,这是安置流民。陛下您想啊,建设新城,建设陛下的宫殿,咱们需要招募多少人力啊。微臣计算过,单单长安一个新城,就需要有一百多个各种作坊,有练混凝土的,有造瓷砖的,有烧窑的,有造玻璃的……这些作坊,现在所需的人力空缺,就超过了五万之数,五万人有了工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万户人可以得到安置,五万户,就是二十万人口啊。”
张华又继续道:“工地上,还需要无数的泥瓦匠、石匠、木匠以及数不清的各色苦力,这……又是多少人?微臣哪怕是往少了算,这只怕,又是数万人吧,这前前后后加起来,所需的人力,至少十万以上,未来……
甚至还可增加,十万人,就是十万个家庭,数十万人口,他们可以依靠这些谋生,那些没办法耕种土地的人,从土地中走出来,从此,便有了工钱可领。更不必说,这些人还需衣食住行,又不知,可产生多少需求了。”
李世民微微皱眉,这样……也可以?
张华叹道:“可是要养活这么多人,哪里有这么容易呢,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国库里没有,宫里里也找不着,哪怕是张家真的砸锅卖铁,出的了这个银子?”
李世民沉默了。
张华道:“既然都出不了,却有人可以出,譬如……这天底下,有多少家里藏着无数财富的官宦、勋贵、以及这几年发家的作坊主啊,他们手里头……
有银子!哪怕一家的财富,远远及不上国库,可是十家、一百家、一千家、一万家,他们的财富,微臣敢拍着胸脯保证,这些财富,可以是当下国库收入的十倍,甚至二十倍、三十倍。”
张华开始拿出后世的理论来说服李世民。
“陛下啊,他们的银子,肯拿出来,建造新城,而他们得到了自己的新宅,营建的过程中,有数十万人,得以养活,这数十万人有了银子,可能就产生了消费,又不知可养活多少商贾和人手,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不但解决了当下流民的问题……
魏王和微臣,也可从中,赚点儿银子。
陛下呢,陛下得到了新的宫殿,不只如此,新的宫殿,随着房价的攀升,价值也在不断攀升,陛下,这一亩地就是一万个银币,颐和园的土地,更是比寻常宅邸更有价值,没有三万个银币,也买不了一亩,若以市值而论,等着新的宫殿全数修建完毕,这颐和园,价值至少在五千万个银币以上,甚至更多。”
李世民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么听着,倒像是一个极完美的结果,似乎每一个人,都从中得到了好处。特别是颐和园,那是属于自己的。
五千万银币!
大唐建国到现在所有的收入加起来也没有这个数吧?
不对,怎么听着都不对,问题出在哪呢。
李世民想起来了,那些弹劾奏疏,李世民冷冷道:“可你知道不知道,现在许多人都在抱怨,这新城的房价,竟是超过了旧城。”
“可是旧城的价格下跌了啊。”张华无辜的道:“若是他们买不起新城,可以住在旧城嘛,再者说了,敢问陛下,寻常的百姓,会买新城的宅邸吗?”
李世民微微一愣。
张华笑吟吟的道:“他们不会买,他们现在还有许多人是流民,或是饿着肚子,哪怕是能吃饱饭了,家里孩子的衣服,也未必能买得起呢。”
张华深深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最后道:“陛下啊,流民们没有工作,没有出路,他们怨恨了,不满了,则会聚集起来,历朝历代,这样的人一旦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就会谋反,自陈胜吴广,至黄巾叛乱,哪一次,不是如此呢?”
“可是……”张华意味深长的道:“可是历来,陛下可曾听说过,希望能以几百几千银币在新城买一处宅邸的人,他再如何不满,再如何抱怨,哪怕是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可是,他们……会谋反吗?”
李世民脸色一变。
一下子,思路统统清晰起来。
醐醍灌顶。
底层的百姓,没有了生路,一旦绝望,非反不可。
可是那些抱怨的年轻官员,还有那些看着新城却买不起的小买卖人、小东家、家底还算殷实,却又无法在新城定居的人,他们才是新城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只有他们,才想购置宅邸的冤枉,可偏偏,这价格,使他们很受伤。他们肯定会抱怨,会牢骚……
可是这样的人,有家有业,除了没有房子之外,日子过的都算是殷实,他们有妻有子,他们会反吗?
历来……从来没有这样的人。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张华诚恳道:“当然,未来,肯定要对他们安置的,可是……当以安置流民为重,没有人买房子,新城就建不起来,就不需要这么多的劳力,也没法建立这么多工坊,这才是魏王殿下的打算,魏王殿下,为了安置流民,可谓殚精竭虑,微臣很佩服啊。”
是吗?
一下子,李泰脸上的幽怨又不见了,居然……张师父说的很有道理。
他咳嗽一声:“父皇,没错了,儿臣就是这样想的。”
李世民叹了口气,不禁道:“可是,这些弹劾奏疏怎么处置呢,你们也知道,现在他们闹的可很厉害,若是不断弹劾下去,朕能置之不理?特别是魏征,他可是油盐不进的啊。”
张华笑吟吟的道:“陛下请放心,三五日之内,他们就会被狠狠压下去。”
李世民见张华踌躇满志的样子。
他不禁皱眉:“噢?你可不要乱来。”
张华摇头:“陛下,臣可是读过书的人,怎么会做违法乱纪的事,长安城里头,人人对微臣都是交口称赞,说微臣以德服人,有古大臣之风,陛下不信,可去南山书院问问。”
李世民:“……”
“微臣只是相信,朝廷之中,一定会有开明的仁人志士,对这些可笑的奏疏,予以反驳,陛下勿忧!”